书后
呜呼!文字显晦之故,夫岂偶然也哉?往余之乞二母双节诗于周太史书仓也,实介邵君二、罗君台山。越二年丁酉,孙君迟舟入都,余又举以相属。己亥孟冬,余客吴兴,得迟舟书。则太史赠言,久托台山邮寄,而台山踪迹渺不相知,浮沈之感,寤寐萦回。将裁书以询二,会二云之族需葵至自长洲,言戊戍重九,二北上过台山,于吴门台山出周太史贻余书轴,长尺有奇,厚几三寸,授二转寄。需葵曾受其书,由武林寄余,而余未之得也。是夕遂治装至武林求之,历五旬又二日,而後得之于望江门外,素不相识之人之手。盖二年以来,辗转付托,阅十有馀人。题缄之字,已磨灭殆尽,不可辨识,而缄封且半敝矣。启而读之,不惟双节赠言无恙也。太史从《永乐大典》辑录《金楼子》六卷,命致鲍君以文者亦俨然在焉。赍达以文相与,忻幸久之。夫需葵与余并以衣食奔走,前此之不相见者,几及十年,向非邂逅吴兴,余即再介二,求之太史赠言,尚可复得。而所谓《金楼子》者,势必渐就残佚,岁月愈深,人事递迁,其乌从而求之,又乌从而得之。说者谓余之乞言斋心饮涕,先灵殆呵护之顾。余则以为太史表徵阐幽之力,与以文拳拳稽古之心,实隐隐焉遥相契合。而《金楼子》之得以善本流布艺林,诚哉有数存焉!然则古今来文字之足以不朽者,其精神不可终,类如是矣。余闻台山归江右,後早游道山,今双节赠言,得补登集录。而《金楼子》以文梓入丛书,岂惟需葵为能不负二之托,抑台山有知,亦且含笑地下也已。
乾隆四十六年嘉平七日萧山汪辉祖跋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尔雅
- 公羊传
- 大学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清史稿
- 元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明儒学案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通典
- 史评
- 近思录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扬子法言
- 农家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撼龙经
- 葬书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书目答问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公孙龙子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搜神后记
- 西游记
- 西厢记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东游记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庄子
- 刘子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两汉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