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托咏
作者:宋方壶 朝代:元代
【 作品原文 】
剔秃圞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 作品翻译 】
剔秃圞:又亮又圆的样子。圞:团圆,圆貌。是必:一定要。底:同“的”。者:语尾助词。
【 作品注释 】
剔秃圞(luán)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 作品赏析 】
这支散曲题为“托咏”,是托物咏怀之意。曲子写一个少女对着天上圆圆的明月,诉说心底的祝愿:愿天下有情人都像明月一样团团圆圆。古人诗、词、曲中常有对月拜祝和把酒发愿的描写,关汉卿的《拜月亭》杂剧中即有对月祝愿的情节,与这首小令有相近的意境。
曲子开头的“剔秃圞”是元曲中较为常见的语汇,用作圆的形容词。“拜了低低说”一句,颇有情致,发自内心的祝愿,全在一片虔诚,低声的叨念,已将心迹与神态全然勾画出来。祝愿月亮常圆,却用了“是必”两字,似乎由祈求变成了命令,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当事人那专一的要求和迫切的心情。“休着些儿缺”,永远不让圆月有一点儿缺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唯其不情,方见真情。末句“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很有分量,足以收束全曲。《西厢记》中,红娘有一句台词,说的是“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那时概况全剧主题的一句名言。这里的“都似你者”,正扣托月咏怀的题目,似月之常圆,正是对“如花美眷”的祝愿。“天下有情底”,范围很广,在情感的深厚之外更增添了博大的内涵。
这支小令所用的几乎是日常口语,朴实而生动,使人似乎听到少女的娓娓诉说,颇具元曲的特有风采,充分体现了作品作为“曲子”的艺术特色。
【 作者简介 】
宋方壶,生卒年不详,名子正,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曾筑室于华亭莺湖,名之曰“方壶”,遂以为号。约生活在元末明初。工散曲,有的写入明之后。现存套数五套、小令13首。推荐诗词
- 天净沙·春(白朴)
-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张可久)
- 鹧鸪天·花界倾颓事已迁(耶律楚材)
- 山居晚兴(尹廷高)
- 【双调】对玉环带清江引 四景题诗(汤舜民)
- 宿浚仪公湖亭四首 其三(杨弘道)
- 宿武夷(卢琦)
- 【王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张鸣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