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七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 作品原文 】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 作品翻译 】
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 作品注释 】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chù)山回。
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须臾(yú)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须臾:短的时间,片刻。
【 作者简介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推荐诗词
- 弩(李峤)
- 秋夜宴集陈翃郎中圃亭美校书郎张正元归乡(卢纶)
-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温庭筠)
- 始闻秋风(刘禹锡)
- 酒泉子 其四(温庭筠)
- 海阳泉(佚名)
- 湘江送客(齐己)
- 祖席前字(送王涯徙袁州刺史作)(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