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七帝仁明享太平
七帝仁明享太平
却说帝杼弱冠,遭家未竞,与先王少康共历艰险。有英毅之资,师禹王行事。诸侯来朝,坐享安靖。甲辰年嗣位,庚申年崩,在位十有七年,寿三十有九岁,传子槐立,是为帝槐。于辛酉元年嗣位,东九夷来御,四方无事。享国二十有六年崩,传子芒立,是为帝芒。
丁亥年嗣位,众臣朝贺毕,帝芒曰:“朕欲同卿等,以玄圭宾于河东,狩于海,可乎?”众臣奏曰:“陛下溥施盛德,无有不可。”帝芒闻奏大悦。
次日帝芒排驾,执玄圭古聘贤用圭,王帝用玄圭,公用献圭,侯用信圭,伯用躬圭,子用榖璧,男用蒲璧,备祭礼,至河边祷告河神,祝之曰:
朕芒承祖天下,以摄万民,敢不取信于四方,而竞祖业。今朕祷尔河神,掷玄圭于河内,以表朕心。如朕不仁,神其降诸。
帝芒祷毕,以玄圭掷于河中。又同众臣起身至海。河海清平。帝芒回朝,天下太平。帝芒崩,遗命嘱咐,传子泄立,是为帝泄。
乙巳年帝泄即位,乃设早朝,百官奏六夷各遣使入贡。帝将所受之贡物,问众臣曰:“今外夷宾服,各献其万物,朕用何物以答之。”有臣出班奏曰:“臣闻太祖时,夷人贡物,止答之以土产,相沿已久。至太康失位,四夷皆叛,至帝相乃征外夷,迨四方平,然后来贡。今陛下宜赐爵,上封号,以来贡先后,为高下厚薄,则夷不敢背叛矣!”帝泄闻奏大悦,即命厚赏使臣,加封命之制爵,各为本地王位。夷使谢恩回国。自此俱各降服,无敢异心。
帝泄在位十有六年而崩,传子不降立,是为帝不降。辛酉年即位,享太平之国,五十九载而崩,寿七十岁。不传子传弟扃即位,是为帝扃。庚申年嗣位,亦享太平之国,二十一年而崩,寿四十岁。传子廑立,是为帝廑。辛已年嗣位,亦享太平之国,二十一年而崩,寿三十六岁。帝廑复传不降之子孔甲立,是为帝孔甲。
已上七帝,共治天下一百八十八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诸侯来朝,四夷宾服,群臣尊君。不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周礼
- 孝经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宋书
- 金史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战国策
- 九州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政书
- 史评
- 菜根谭
- 荀子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素书
- 将苑
- 乾坤大略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洗冤集录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老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刘子
- 诗文评
- 冰鉴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诗人玉屑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