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黄帝制冕旒宫室
黄帝制冕旒宫室
却说黄帝得此数臣,以明历数,分朔望,建馀闰,天下大治,岁稔人和。
帝一日升殿,群臣拜舞毕,帝曰:“朕作冕垂旒充纩冕:俯,后仰前俯,主恭;垂旒,遮目;纩,以棉塞耳,后成为冕的一部分,谓之瑱,用玄衣黄裳,以象天地之正色。”乃染五采为文章,以表贵贱。于是衮冕衣之制自此兴焉。又教作宫室以避寒暑。宫室之制,自此而始也。
帝见前梦不虚,自作《梦经》十一卷,颁行天下,命
宁封为陶正,赤将为木正,以楎作弓,夷年作矢,以威天下。
伯崚作鼓吹、铙角、鞞钲鼓锣,以扬德建武、共鼓化弧,刳木为楫,以济不通。
命邑侯法斗之周旋,魁方构直,以携龙解,作大辂,以行四方。
由是舟车制备,服牛驾马,引重致远,而天下利矣。设九棘之利为轻重之法,以制国用,而货币行矣。祀上帝,接万灵,布政教焉。群臣皆朝散不题。
再说帝一日设朝,怎见得,有唐人王维《早朝》诗一首为证: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珮声归向凤池头。
聚集两班文武,山呼拜舞毕,东西阶下侍立,左有风后,右有力牧。帝谓群臣曰:“朕有天下,其制度今已颇备,但有金银食货等物,朕分别贵贱轻重,必以金为上,银次之。此为至宝,与民变用,不得枯竭,能碎能熔,所以可为后世之宝。铜、锡、铅、铁为下,以便民打造器物,亦可为后世之用。卿等以为何如?”群臣皆奏曰:“我主圣明。今置此万世不易之宝,国家、百姓共蒙恩泽也!”帝大悦。又曰:“前神农君亲尝百草,制药性以救人。朕每思之药性虽有冷、热、温、平之品,但人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喜怒攻之于内,寒暑荡之于外,天昏而亡者多矣。深怜悯之。朕自受天之命,经历寒、凉、燥、温、湿五者之气,常有疾病。朕颇知内经症治,遂命岐伯作《内经》,雷公察明堂,究脉息,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群臣闻帝之言,皆呼万寿,奏曰:“圣慈言能及此,万古一人,而世世人民受无休之福也。”帝大悦,命排御宴款待众臣,暮夜赐烛而散。
- 推荐作品:
- 经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戴礼记
- 宋史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汉官六种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史通
- 菜根谭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北溪字义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本草纲目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朱子家训
- 清代名人轶事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花月痕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知言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伯牙琴
- 闲情偶寄
- 诗词
- 两汉
- 魏晋
- 唐代
- 五代
- 金朝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