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駟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人视之为珍宝,也是不善之人得以保全的唯一途径。美好的言词可以取得人们的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人器重。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如此重视道是什么原因呢?不正是由于有求于它的就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的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论语
- 公羊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魏书
- 南史
- 梁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晏子春秋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庐山记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吴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针灸大成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颜氏家训
- 清代名人轶事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二刻拍案惊奇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杨家将
- 说唐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道家
- 庄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历史故事
- 先秦
- 两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