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汤公
汤公名聘,辛丑进士。抱病弥留,忽觉下部热气渐升而上,至股则足死,至腹则股又死,至心,心之死最难。凡自童稚以及琐屑久忘之事,都随心血来,一潮过。如一善则心中清净宁帖,一恶则懊憹烦燥,似油沸鼎中,其难堪之状,口不能肖似之。犹忆七八岁时,曾探雀雏而毙之,只此一事,心头热血潮涌,食顷方过。直待平生所为,一一潮尽,乃觉热气缕缕然,穿喉入脑自顶颠出,腾上如炊,逾数十刻期,魂乃离窍忘躯壳矣。
而渺渺无归,漂泊郊路间。一巨人来,高几盈寻,掇拾之纳诸袖中。入袖,则叠肩压股,其人甚夥,薅脑闷气,殆不可过。公顿思惟佛能解厄,因宣佛号,才三四声,飘堕袖外。巨人复纳之,三纳三堕,巨人乃去之。
公独立彷徨,未知何往之善。忆佛在西土,乃遂西。无何,见路侧一僧趺坐,趋拜问途。僧曰:“凡士子生死录,文昌及孔圣司之,必两处销名,乃可他适。”公问其居,僧示以途,奔赴。无几至圣庙,见宣圣南面坐,拜祷如前。宣圣言:“名籍之落,仍得帝君。”困指以路,公又趋之。见一殿阁如王者居,俯身入,果有神人,如世所传帝君像。伏祝之,帝君检名曰:“汝心诚正,宜复有生理。但皮囊腐矣,非菩萨莫能为力。”因指示令急往,公从其教。俄见茂林修竹,殿宇华好。入,见螺髻庄严,金容满月,瓶浸杨柳,翠碧垂烟。公肃然稽首,拜述帝君言。菩萨难之,公哀祷不已,旁有尊者白言:“菩萨施大法力,撮土可以为肉,折柳可以为骨。”菩萨即如所请,手断柳枝,倾瓶中水,合净土为泥,拍附公体。使童子携送灵所,推而合之。棺中呻动,霍然病已,家人骇然集,扶而出之。计气绝已断七矣。
- 推荐作品:
- 子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公羊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周书
- 梁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传记
- 明儒学案
- 载记
- 洛阳伽蓝记
- 都城纪胜
- 菜根谭
- 国语
- 盐铁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朱子家训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小说家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十二楼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开辟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了凡四训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两汉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