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桂海虞衡志》的关系
范成大在离桂赴蜀的途中已经写成了一部类似的志书——《桂海虞衡志》,加上作者位高名重,这部一万多字的书一时洛阳纸贵。而周去非回乡途中竟然还遗失了那四百余条笔记资料,他可能打算放弃写书了。但回乡后看到《桂海虞衡志》刻印发行,他又急忙于淳熙五年十月写成七万多字的《岭外代答》,并在序中写明以《桂海虞衡志》条目为基础。但正因如此,《岭外代答》长期被后世视为《桂海虞衡志》的注释本,评价不高,导致乏人问津乃至佚失,,幸得清代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才基本恢复原貌。
范成大在桂才两年,且身居高位、政务繁忙,对广西风物的了解肯定不如身居下僚、在桂六年且潜心收集资料的周去非详尽,所以学者对周去非袭用《桂海虞衡志》内容的动机一直众说纷纭。一说是范书在前,声名显赫,周书既要一较高低,又要表示对老上司老朋友的尊敬,所以才袭用部分,表明自己并非故意分庭抗礼;还有一说是周觉得范书语焉不详,所以增言备细,借着范书畅销的东风为众人解瘾,有点唱和的意思;更有一种大胆的猜测是范在桂林时就看过周的笔记,,抢先一步出书,周无奈才用代答的曲笔挽回一点心血。
无论真相如何,《岭外代答》在内容的丰富方面都要大大高于《桂海虞衡志》及之前的各种广西史志著作,受到近现代学者重视,被推为唐宋时期广西史志的压卷之作。
- 推荐作品:
- 史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过江七事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江南野史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传习录
- 儒家
- 弟子规
- 素书
- 三略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管子
- 棠阴比事
- 农桑辑要
- 神农本草经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术数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谱录
- 随园食单
- 百家姓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西游记
- 西厢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唐摭言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古文观止
- 西湖梦寻
- 牡丹亭
- 诗词
- 两汉
- 魏晋
- 唐代
- 五代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