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短命的原因 究竟是死于遗传病还是慢性中毒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瞻基英年早逝,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看过影视剧《大明风华》的人,想必一定对里面既能玩又很聪明的朱瞻基印象深刻吧,他所表现出来的洒脱,并不像其他的皇帝,迷上艺术就忘了正事,以至于最后落得亡己亡国的下场,相反的,他是既可以玩好艺术,却也能做好皇帝。纵观历史长河中400多位皇帝,能像他一样的恐怕寥寥无几。
说起明朝的皇帝,还真是个个有特色。自从朱元璋踏过尸山血海坐上帝位,到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时,这个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就宣告结束了,享国276年,共传16帝。16个皇帝中,朱由校痴迷于木工技艺,朱厚熜痴迷于炼丹求仙,朱载垕沉迷女色,万历帝朱翊钧20年不上朝等等,然而他们大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寿命不太长。其中最长的不过60岁,也就是明太祖和明成祖两位早期皇帝,最短的为天启,才年仅23岁,而最能会玩的朱瞻基也才活了36岁,做了10年的皇帝。
要不怎么说有些天妒英才,连天生就是块皇帝料的朱瞻基也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
聪慧过人的朱瞻基
朱瞻基从小就深受朱棣的喜爱,不仅给他请最好的老师,还亲自教导他,再加上朱瞻基聪慧过人,所以少年的他便已是文武兼修的全才。朱棣也总是将他带在身边,教他如何带兵打仗,教他体会民间的百态,懂得得农民的艰辛,让他以后做一位爱民的好皇帝。
朱瞻基自然也没有让朱棣失望,凡是他经手的事情也都完成得十分漂亮。朱棣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密谋造反,唯有大儿子朱高炽还算正常,端重沉静,言行识度。然而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虚弱,总是要两个人搀着才能行动。这对于一生嗜武的朱棣来说,是上不了台面的,所以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不过幸好有儿子朱瞻基才得以护住其太子之位。
反观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两个人武艺卓绝,又常常随朱棣出征,所以战功无数,朱棣就曾说过他们是最像他的人。然他们却无一天不想着坐上帝王,这点小心思,朱棣又怎么会不知。他就是杀了建文才登上大位,所以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们重蹈覆辙,自相残杀。
不过朱高炽看似愚钝,实则聪明,这点从他处理日常政务就可以看出,他不仅学识渊博,更宽仁平和,虽然不讨朱棣的喜欢,却讨得大臣们的爱戴。不过他能顺利继承皇位,也是多沾“好圣孙”朱瞻基的光。尤其是在太子之争中,朱瞻基凭着自己的勇气和睿智,凭着祖父对他的喜爱,他总能帮助父亲化险为夷,这些朱棣都看在眼中。
继位后的朱瞻基
不过可惜的是,朱高炽的皇位才坐了不足10个月就暴病而亡了,这也让朱瞻基年纪轻轻的就开始了执政生涯。据说他早有预料父亲病重,就提早回京,连朱高煦都还没来得及在路上设伏。他未卜先知的能力让人不敢相信,以至于史料上出现了很多关于这件事的记载,不过到最后也成了历史遗留的谜团。不过能肯定是朱瞻基安全抵京。
朱瞻基当政十年,不仅平定了两位叔叔的反叛,也解决了明朝削藩的问题。对于边疆的骚扰,他也都御驾亲征,换得安宁。对内,更是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取宽松治国,加上息兵养民思想,整个明朝出现一片大好形势,没有党派之争,没有内外危机,史称“仁宣之治”,是明初三大盛事之一。
他虽然没有朱元璋、朱棣等有名气,但短短十年就作出如此成就,这在明朝史上是难得一见的。而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也是极高的,考古专家就曾挖到过他的许多绘画作品,如《双犬图》、《花下狸奴图轴》、《壶中富贵图》等。可以说,他堪称完美,如果他能多活几年的话,或许明朝延续的时间会更长。
朱瞻基英年早逝
关于朱瞻基的驾崩,史料记载:
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不视朝,命群臣谒皇太子于文华殿。甲戌,大渐。罢采买、营造诸使。乙亥,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八。——《明史·本纪第九·宣宗》
可见朱瞻基短短三天就殒命,死的仓促,也更可疑,所以关于他的死有很多种说法:
一、家族遗传
明朝的皇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外,其他的似乎都很短命。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47岁登基,不到一年就暴毙;明英宗朱祁镇终年38岁;明宪宗朱见深终年41岁,朱厚照终年31岁等等,只要你翻开历史对比一下明朝的皇帝就知道,他的家族大都早逝,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家可能有着家族遗传疾病,才会出现如此现象。
二、服用丹药
延年益寿,是每一个皇帝所追求的。朱棣在位期间就喜欢网罗各种丹药,以追求长生。或许他的后代,乃至朱瞻基也都曾长期服用过。但是古代所炼制的丹药,所需材料甚多,再经过高温处理,含有严重的铅和汞。如果长期服用,是会损害五脏六腑的。
三、痴迷玩蟋蟀
大家都知道朱瞻基很喜欢玩,尤其是玩蟋蟀,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所以也有人称他为蟋蟀皇帝,这点在《宣德鼎彝谱》中就有相关记载。如此爱好,自然用来装蟋蟀的容器也是十分讲究的,其中就包含"倭源白水铅"的容器。
所以,也有不少人猜测他可能是长期慢性铅中毒而亡。
不过这些原因,大都来自于世人的猜测,至于具体原因,在史料上并未详细记载,所以也就无从得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