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兵术
太古淳朴,民心无欲。世薄时浇,则争起而战萌生焉。神农氏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后蚩尤强暴,好习攻战,销金为刃,割革为甲,而兵遂兴矣。黄帝战于涿鹿,颛顼争于不周,尧战丹水,舜征有苗,夏讨有扈,殷攻葛伯,周伐崇侯。
夫兵者,凶器,财用之蠹,而民之残也。五帝三王弗能弭者,所以禁暴而讨乱,非欲耗财以害民也。然众聚则财散,锋接则民残,势之所然也。故兵贵伐谋,不重交刃。百战百胜,非用兵之善也。善用兵者,不战而胜,善之善也。王者之兵,修正道而服人;霸者之兵,奇谲变而取胜。
夫将者,国之安危,民之性命,不可不重。故诏之于庙堂,授之以斧钺。受命既已,则设明衣,凿凶门。临军之日,则忘其亲;援枹之时,则忘其身。用能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以全国为重,以智谋为先。故将者,必明天时、辨地势、练人谋。明天时者,察七纬之情,洞五行之趣,听八风之动,鉴五云之候。辨地势者,识七舍之形,列九地之势;练人谋者,抱五德之美,握二柄之要。五德者,智、信、仁、勇、严也;二柄者,赏罚也。智以能谋,信以约束,仁以爱人,勇以陵敌,严以镇众;赏以劝功,罚以惩过。故智者,变通之源,运奇之府也。兵者,诡道而行,以其制胜也。是以,万弩上彀,孙膑之奇;千牛俱奔,田单之策;囊土壅水,韩信之权;曳柴扬尘,栾枝之谲;舒军豕突,尹子之术;云梯烟浮,鲁生之巧。用奇出于不意,少可以挫多,弱可以折强。况夫以众击寡,以明攻昧。
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就下;兵之势,避实而击虚,避强而攻弱,避治而取乱,避锐而击衰。故水因地而制形,兵因敌而制胜,则兵无成势,水无定形。观形而运奇,随势而应变,反经以为巧,无形以成妙。故风雨有形,则可以帷幕捍;寒暑无形,不可以关钥遏也。是以,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如畏雷电,击无常处;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如寻寰中,不见其际。视吾之谋,无畏敌坚;视吾之坚,无畏敌谋。以此言之,不可不知也。夫将者,以谋为本,以仁为源。谋以制敌,仁以得人。故谋能制敌者,将也;力能胜敌者,卒也。将以权决为本,卒以齐力为先。是以,列宿满天,而明不及胧月者,形不一、光不同也。虎兕多力,而受制于人者,心不一、力不齐也。万人离心,不如百人同力;千人递战,不如十人俱至。今求同心之众,必死之士,在于仁恩洽而赏罚明。胥靡者,临危而不惧,履冰而不栗,以其将刑而不忧生也。今士抢白刃而不顾死,赴水火而如归,非轻死而乐伤,仁恩驱之也。将得众心,必与同患:暑不张盖,寒不御裘,所以均寒暑也;隘险不乘,丘陵必下,所以齐劳逸也;军食熟然后敢食,军井通而后敢饮,所以同饥渴也;三军合战,必立矢石之下,所以共安危也。故箪醪注流,军士通醉;温辞一洒,师人挟纩。苟得众心,则人竞趋死。以此众战,犹转石下山,决水赴壑,孰能当之矣。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大戴礼记
- 旧唐书
- 北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史通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儒林外史
- 绿野仙踪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杨家将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毛公案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始真经
- 刘子
- 总集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两汉
- 五代
- 宋代
- 金朝
- 元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