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版本
现存《论衡》有八十五篇,与《后汉书·王充传》的说法吻合。 但王充在《自纪篇》中却说吾书百篇,吾书亦才出百,可能《论衡》原有百篇以上,到范晔写《后汉书》时仅可见到八十五篇了。王充死后,《论衡》 最初由蔡邕、王朗二人传世,以后辗转流传,篇目有所佚失是完全有可能的。
《论衡》见于著录较晚,《隋书·经籍志·杂家》著录《论衡》,二十九卷,《旧唐书·经籍志·杂家》著录《论衡》,三十卷。二者相差一卷,可能是从二十九卷中分出《自纪篇》单为一卷的缘故。自此以后,见于著录的《论衡》多为三十卷。《论衡》在宋代以前无定本。北宋庆历五年,进士杨文昌用当时流行的俗本二十七卷与史馆本三十卷对校,改正涂注一万一千二百五十七字作序刊印,称为善本。百余年后,南宋孝宗乾道三年,会稽太守洪适又据杨刻本复加校订重刻。,这两种宋版《论衡》目前仅存残卷。
现在收藏于北京图书馆的宋本《论衡》,经元、明两代不断修补,是今存最早刊印的全本。另有《新刊王充论衡》十五卷本八册,是明朝初年坊间据宋乾道三年本刻印的,这两种刻本均未流行于世。流行较广的是明嘉靖十四年吴郡苏献可刻印的通津草堂本《论衡》。以后的版本很多,都是根据这个本子刻印的,只是有些刻本据宋本补足了缺页。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大学
- 笠翁对韵
- 隋书
- 旧五代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传记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幼学琼林
- 春秋繁露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天工开物
- 难经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谱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夜航船
- 名贤集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隋唐演义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杨家将
- 荡寇志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释家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魏晋
- 南北朝
- 五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