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尧曰篇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真诚地执守中正之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困苦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您的臣仆的善恶我也不隐瞒掩盖,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假如我有罪过,做错了事,世上各处的罪过,责任在我帝王身上。”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修复已废弃的机关工作,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复兴灭亡了的国家,承续已断绝的宗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的百姓就会诚心归服了。 所重视的是:民众,粮食,丧礼,祭祀。 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恳守信就会得到民众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功绩,公正则大家心悦诚服。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要尊崇五种美德,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是使百姓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耗费自己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谁又会有怨言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还贪求什么呢?君子对人,无论人多人少,势力是大是小,都会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泰然自处而不骄傲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进行教化就杀戮叫作虐,不加申诫便强求别人做出成绩叫作暴,起先懈怠而又突然限期完成叫作贼,好比给人财物,出手吝啬叫作小家子气的官吏。”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 推荐作品:
- 左传
- 礼记
- 中庸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宋书
- 旧五代史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载记
- 越绝书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通典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潜夫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桑辑要
- 濒湖脉学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西京杂记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荡寇志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列子
- 黄帝四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冰鉴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长生殿
- 诗词
- 五代
- 明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