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白沙学案下·长史林缉熙先生光
林光字缉熙,东莞人。成化乙酉举人。己丑会试入京,见白沙於神乐观,语大契,从归江门,筑室深山,往来问学者二十年。白沙称“其所见甚是超脱,甚是完全。盖自李大厓而外,无有过之者”。尝言:“所谓闻道者,在自得耳。读尽天下书,说尽天下理,无自得入头处,终是闲也。”甲辰复出会试,中乙榜,授平湖教谕。历兖州、严州府学教授,国子博士,襄府左长史。致仕。年八十一卒。
初,先生依白沙,不欲仕。晚以贫就平湖谕。十年官满来归,母氏无恙。再如京师,将求近地养亲,未及陈情,遂转兖州。於是奏请改地,冢宰不许。未及一年,而母氏卒。白沙责其“因升斗之禄以求便养,无难处者,特於语默进退斟酌早晚之宜不能自决,遂贻此悔,胸中不皎洁磊落也”。又言:“定山为窘所逼,无如之何,走去平湖,商量几日求活,一齐误了也。”然则平湖之出,亦白沙之所不许,况兖州乎?其许之也太过,故其责之也甚切耳。
记白沙语
先生初筑阳春台,日坐其中,用功或过,几致心病。后悟其非,且曰:“戒慎与恐惧,斯言未云偏。后儒不省事,差失毫釐间。”盖验其弊而发也。
曾论明道论学数语精要,前儒谓其太广难入,叹曰:“谁家绣出鸳鸯谱,不把金针度与人。”
先生教人,其初必令静坐,以养其善端。尝曰:“人所以学者,欲闻道也,求之书籍而弗得,则求之吾心可也,恶累於外哉!此事定要觑破,若觑不破,虽日从事於学,亦为人耳。斯理识得为己者信之,诗文末习,著述等路头,一齐塞断,一齐扫去,毋令半点芥蔕於胸中,然后善端可养,静可能也。始终一境,勿助勿忘,气象将日佳,造诣将日深,所谓至近而神,百姓日用而不知者,自此迸出面目来也。”
- 推荐作品:
- 经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汉书
- 后汉书
- 旧唐书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南齐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平宋录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蛮书
- 通典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六韬
- 百战奇法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农家
- 黄帝内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朝野佥载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无量寿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太玄经
- 昭明文选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闲情偶寄
- 先秦
- 两汉
- 五代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