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作者:谢灵运 年代:南北朝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此诗是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并登上“绝顶”,实现了夙愿;放眼四顾,只见“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这壮丽的自然景色使诗人感奋。
这诗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明代钟惺、谭元春合编的《古诗归》,录有谢灵运这首《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只有六句:
积峡或复启,平涂俄已闭。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他们对这诗很是欣赏。钟云:“六句质奥,是一短记。”谭云:“他人数十句写来,必不能如此朴妙。”可是谢灵运的游览诗,绝没有这样寥寥数语的;《古诗归》所录,实是残缺不全的一个片断。至少,根据《文选》李善注等古籍记载,这诗前面还有六句:
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而且,按谢诗的一般习惯,在《古诗归》所录六句的后面,很可能还有许多句,只是不见记载罢了。总之,钟、谭二人拿残诗当完篇来评论,近乎盲人摸象。他们因此受到后人反复讥刺,这事情也变成文学批评史上一个有名的笑话。
可是,撇开学问不谈,人们是否注意到:这诗究竟是残缺的好,还是比较完整的好?至少,《古诗归》所录六句,作为一首诗看,除开头有些突兀,总体上是不错的,诗意集中,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如果加上另外六句,就显得拖沓、累赘,节奏平缓无力。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周礼
- 尔雅
- 其他经学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政书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百战奇法
- 虎钤经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风俗演义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博物志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后汉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老子想尔注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训蒙骈句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