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卷十五
州郡下
荆州,汉灵帝中平末年刺史王睿开始把江陵作为治所,吴时把西陵作为治所。晋太康元年减掉呈厘,作为刺史治所。愍帝建兴年,刺史旦题躲避拄壁侵犯逃奔建鏖,应坦任刺史,治所设在沌口。王敦时治所设在武昌。此后治所或回到辽陵,或设在夏口。桓温平定蜀地,治所设在。因为堕担的西部疆界,水陆迂回险要,道路刚好容身通过,南通巴、巫,东南出州的治所,道路连接蛮、蟹,田地肥美,设立汶堤登,用来安置流民。所属氐人攻陷襄阳,桓冲躲避到上明,停驻在陆逊时的乐乡城以上四十多里处,认为此地田地肥美,可以供给军民资财,另外接近三堕,没有西部疆界的担忧,所以用主要力量戍守江南,江北的戍守比较薄弱。董坚失败后,但迚又收复襄坠。太元五十四年,王位把治所迁回生陆。江陵离襄阳步行路程五百里,地势如同唇齿,没有襄阳江陵就会受到敌人攻击,无法立足。自从王忱以后,治所不再迁移。荆州境内,杂居蛮、董,土地空旷,号称富足旷远。江左的各大镇所,没有超过荆州、墨州的。弘农邮的堕历,且丝且公、丑公二伯统领诸侯,周公主管陆噩以东,丑公主管医逊以西。所以称荆州为陕西。荆州统辖的郡如下:
荆 巴 郢 司 雍 湘 梁 秦 益 宁
南郡
荆州,汉灵帝中平末刺史王睿始治江陵,吴时西陵督镇之。晋太康元年平吴,以为刺史治。愍帝建兴元年,刺史周摐避杜弢贼奔建康,陶侃为刺史,治沌口。王敦治武昌。其后或还江陵,或在夏口。桓温平蜀,治江陵。以临沮西界,水陆纡险,行迳裁通,南通巴、巫,东南出州治,道带蛮、蜒,田土肥美,立为汶阳郡,以处流民。属氐陷襄阳,桓冲避居上明,顿陆逊乐乡城上四十余里,以田地肥良,可以为军民资实,又接近三峡,无西疆之虞,故重戍江南,轻戍江北。苻坚败后,复得襄阳。太元十四年,王忱还江陵。江陵去襄阳步道五百,势同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不立故也。自忱以来,不复动移。境域之内,含带蛮、蜒,土地辽落,称为殷旷。江左大镇,莫过荆、扬。弘农郡陕县,周世二伯总诸侯,周公主陕东,召公主陕西。故称荆州为陕西也。领郡如左:
江陵 华容 枝江 临沮 编 当阳
南郡
南平郡
江陵 华容 枝江 临沮 编 当阳
孱陵 作唐 江安 安南
南平郡
天门郡
孱陵 作唐 江安 安南
零阳 澧阳 临澧 溇中
天门郡
宜都郡
零阳 澧阳 临澧 溇中
夷道 佷山 夷陵 宜昌
宜都郡
南义阳郡
夷道 佷山 夷陵 宜昌
平氏 厥西
南义阳郡
河东郡
平氏 厥西
闻喜 松滋 谯 永安
河东郡
汶阳郡
闻喜 松滋 谯 永安
僮阳 沮阳 高安
汶阳郡
新兴郡
僮阳 沮阳 高安
定襄 新丰 广牧
新兴郡
永宁郡
定襄 新丰 广牧
长宁 上黄
永宁郡
武宁郡
长宁 上黄
乐乡 长林
武宁郡
巴州,境内三峡险阻,山峦盗劫抢掠,宋泰始三年,商量设立三巴校尉加以镇守。后被撤销,升明二年,又设置。建元二年,分出荆州的巴东、建平,益州的巴郡设置州,设立刺史,兼任巴束太守,又割涪陵郡归其隶属。永明元年撤销,各归其本来隶属。
乐乡 长林
巴东郡
巴州,三峡险隘,山蛮寇贼,宋泰始三年,议立三巴校尉以镇之。后省,升明二年,复置。建元二年,分荆州巴东、建平,益州巴郡为州,立刺史,而领巴东太守,又割涪陵郡属。永明元年省,各还本属焉。
鱼复 朐 南浦 聂阳 巴渠 新浦 汉丰
巴东郡
建平郡
鱼复 朐 南浦 聂阳 巴渠 新浦 汉丰
巫 秭归 北井 秦昌 沙渠 新乡
建平郡
巴郡
巫 秭归 北井 秦昌 沙渠 新乡
江州 枳 垫江 临江
巴郡
涪陵郡
江州 枳 垫江 临江
汉平 涪陵 汉玫
涪陵郡
郢州,治所在夏口,国设置督将建立鲁口屯,是过去的要害之地。吴因为与鲁山隔岸相对,所以就叫此名。晋永嘉年间,荆州刺史都督山简白襄阳躲避敌寇逃奔夏口,庾翼治理荆州,治所在夏口,并凭藉地势的险要。太五年间,荆州刺史桓冲把治所移到上明,上表说:“氐寇前来送死的时候,在旧郢城以北,坚守壁垒互相观望,不作战等待时机。江州刺史桓嗣应进驻夏口,占据上下游的中间,对于战事是有利的。”义熙元年,冠军将军刘毅认为夏口位于两州之间,地形险要,连接控制湘川,边缘与湏、沔二水相接,请并州刺史刘道规镇守夏口。夏口城依靠黄鹄矶,世人相传仙人子安乘黄鹤飞过此地上空。沿长江岸边地势险峻,了望台高耸,俯瞰沔水、漠水,与司州接应,宋孝武帝在此地设州,以分散荆楚的势力。郢州统辖的郡如下:
汉平 涪陵 汉玫
江夏郡
郢州,镇夏口,旧要害也。吴置督将为鲁口屯,对鲁山岸,因为名也。晋永嘉中,荆州刺史都督山简自襄阳避贼奔夏口,庾翼为荆州,治夏口,并依地险也。太元中,荆州刺史桓冲移镇上明,上表言:“氐贼送死之日,旧郢以北,坚壁相望,待以不战。江州刺史桓嗣宜进屯夏口,据上下之中,于事为便。”义熙元年,冠军将军刘毅以为夏口二州之中,地居形要,控接湘川,边带涢、沔,请并州刺史刘道规镇夏口。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边江峻险,楼橹高危,瞰临沔、汉,应接司部,宋孝武置州于此,以分荆楚之势。领郡如左:
沙阳 蒲圻 潇阳 汝南 沌阳 惠怀
江夏郡
竟陵郡
沙阳 蒲圻 滠阳 汝南 沌阳 惠怀
竟陵 云杜 霄城 苌寿 新市 新阳
竟陵郡
武陵郡
竟陵 云杜 霄城 苌寿 新市 新阳
沅陵 临沅 零陵 辰阳 酉阳 沅南 汉寿 龙阳 济阳 驸阳
武陵郡
巴陵郡
沅陵 临沅 零陵 辰阳 酉阳 沅南 汉寿 龙阳 氵舞阳 黚阳
下隽 州陵 巴陵 监利
巴陵郡
武昌郡
下隽 州陵 巴陵 监利
武昌 鄂 阳新 义宁治所寄居在鄂。真阳《永明三年户口簿》中没有。
武昌郡
西阳郡
武昌 鄂 阳新 义宁寄治鄂 真阳《永明三年户口簿》无
西陵 蕲阳 西阳 孝宁 期思<永明三年产口簿》中没有。义安左县 希水左县 束安左县蕲水左县
西阳郡
齐兴郡永明三年设置。
西陵 蕲阳 西阳 孝宁 期思《永明三年户口簿》无 义安左县 希水左县 东安左县 蕲水左县
绥怀 齐康 葺波 绥平 齐宁 上蔡《永明三年户口簿》中没有。东样柯郡《永明三年户口簿》记载“新设置,没有属县”。
齐兴郡永明三年置
宜 南平阳 西新市 南新市 西平阳 东新市
绥怀 齐康 葺波 绥平 齐宁 上蔡《永明三年户口簿》无
方城左郡
东牱郡《永明三年户口簿》云“新置,无属县”。
城阳 归义
宜 南平阳 西新市 南新市 西平阳 东新市
北新阳郡
方城左郡
西新阳 安吉 长宁
城阳 归义
义安左郡
北新阳郡
绥安
西新阳 安吉 长宁
南新阳左郡
义安左郡
南新阳 新兴 北新阳 角陵 新安
绥安
当北安左郡《永明三年簿》记载“五县都空缺”。
南新阳左郡
东城 绥化 富城 南城 新安
南新阳 新兴 北新阳 角陵 新安
新平左郡
北遂安左郡《永明三年簿》云“五县皆缺”。
平阳 新市 安城
东城 绥化 富城 南城 新安
建安左郡
新平左郡
霄城
平阳 新市 安城
司州,治所在义阳。宋景平初年,丧失了回尘的上地,元嘉末年,在这亩疆垫设立侨置州,不久又撤销。耋丝年间,在盖屋郦设州。境内有险要的三关,北与陈、汝相接,操纵连接敛、盗。从此以后,经常作为边境重镇。泰始年间迁移之后,辖义阳,侨置汝南,辖有三个郡。五邀四年,又辖安陆、随、安蛮三郡。业统辖的郡如下:
建安左郡
南义阳郡
霄城
孝昌 平舆 义昌 平阳 南安 平春
司州,镇义阳。宋景平初,失河南地,元嘉末,侨立州于汝南县瓠,寻罢。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许、洛。自此以来,常为边镇。泰始既迁,领义阳,侨立汝南,领三郡。元徽四年,又领安陆、随、安蛮三郡。领郡如左:
北义阳郡
南义阳郡
平阳 义阳 保城 鄳 钟武 环水
孝昌 平舆 义昌 平阳 南安 平春
随郡
北义阳郡
随 永阳 阙西 安化
平阳 义阳 保城 鄳 钟武 环水
安陆郡寄州治
随郡
安陆 应城 新市 新阳 宣化
随 永阳 阙西 安化
汝南郡寄州治
安陆郡寄州治
平舆 北新息 真阳 安城 南新息 安阳 临汝 汝南 上蔡
安陆 应城 新市 新阳 宣化
齐安郡
汝南郡寄州治
齐安 始安 义城 南安 义昌 义安
平舆 北新息 真阳 安城 南新息 安阳 临汝 汝南 上蔡
淮南郡
齐安郡
阁口 平氏
齐安 始安 义城 南安 义昌 义安
宋安左郡
淮南郡
仰泽 乐宁 襄城
阁口 平氏
安蛮左郡
宋安左郡
木兰 新化 怀 中聂阳 南聂阳 安蛮
仰泽 乐宁 襄城
永宁左郡
安蛮左郡
中曲陵 曲陵 孝怀 安德
木兰 新化 怀 中聂阳 南聂阳 安蛮
东义阳左郡
永宁左郡
永宁 革音 威清 永平
中曲陵 曲陵 孝怀 安德
东新安左郡
东义阳左郡
第五 南平林 始平 始安 平林 义昌 固城 新化 西平
永宁 革音 威清 永平
新城左郡
东新安左郡
孝怀 中曲 南曲陵 怀昌
第五 南平林 始平 始安 平林 义昌 固城 新化 西平
围山左郡
新城左郡
及刺 章平 北曲 洛阳 围山 曲陵
孝怀 中曲 南曲陵 怀昌
建宁左郡
围山左郡
建宁 阳城
及刺 章平 北曲 洛阳 围山 曲陵
北淮安左郡
建宁左郡
高邑
建宁 阳城
南淮安左郡
北淮安左郡
慕化 柏源
高邑
北随安左郡
南淮安左郡
济山 油潘
慕化 柏源
东随安左郡
北随安左郡
西随 高城 牢山
济山 油潘
雍州,治所在襄阳,是置中叶克业都督设立治所的地方。晋元帝派魏该治理雍州,治所设在艰越,襄阳另有重兵戍卫。庾翼治理荆州,谋划北伐,治所设在襄阳。自从永嘉之乱,襄阳的民家逃亡,土地荒废。咸康八年,尚书殷融说:“台历、互球,地处战场,与边地贼寇交接对峙。那些荒废残破治所寄居的郡县,百姓户数很少,可加以合并。”朱序治理雍州,在襄阳设立侨置郡县,被苻氐攻陷。氐人战败,又回到南部,又任用朱序。襄阳附近,田地肥美,桑梓树木田野湖泽,处处都有。郗恢治理雍州,当时原有的居民很少,新来的民家较多。宋元嘉年间,从荆州割出五郡隶属,于是成为一个大的州镇。雍州与蛮人交界连接沔水,重山相阻,北与宛、洛交接,有平坦的道路直达,跨越樊水与沔水相对,是鄢、郢的北部门户。雍州统领蛮地左部,所以另设置蛮府。雍州统辖的郡如下:
东随安左郡
襄阳郡
西随 高城 牢山
襄阳 中庐 邓 建昌
雍州,镇襄阳,晋中朝荆州都督所治也。元帝以魏该为雍州,镇酂城,襄阳别有重戍。庾翼为荆州,谋北伐,镇襄阳。自永嘉乱,襄阳民户流荒。咸康八年,尚书殷融言:“襄阳、石城,疆埸之地,对接荒寇。诸荒残寄治郡县,民户寡少,可并合之。”朱序为雍州,于襄阳立侨郡县,没苻氐。氐败,复还南,复用朱序。襄阳左右,田土肥良,桑梓野泽,处处而有。郗恢为雍州,于时旧民甚少,新户稍多。宋元嘉中,割荆州五郡属,遂为大镇。疆蛮带沔,阻以重山,北接宛、洛,平涂直至,跨对樊、沔,为鄢郢北门。部领蛮左,故别置蛮府焉。领郡如左:
南阳郡
襄阳郡
宛 涅阳 冠军 舞阴 郦 云阳 许昌
襄阳 中庐 已阝 建昌
新野郡
南阳郡
新野 山都 池阳 穰 交木 惠怀
宛 涅阳 冠军 舞阴 郦 云阳 许昌
始平郡
新野郡
武当 武阳 始平 平阳
新野 山都 池阳 穰 交木 惠怀
广平郡
始平郡
邓 比阳 广平 阴
武当 武阳 始平 平阳
京兆郡
广平郡
邓 新丰 杜 魏
酂 比阳 广平 阴
扶风郡
京兆郡
筑阳 郡 泛阳
邓 新丰 杜 魏
冯翊郡
扶风郡
都 莲勺 高陆
筑阳 郿 汎阳
河南郡
冯翊郡
河南 新城 棘阳 襄乡 河阴
鄀 莲勺 高陆
南天水郡
河南郡
略阳 华阴西
河南 新城 棘阳 襄乡 河阴
义成郡
南天水郡
万年 义成
略阳 华阴 西
建昌郡
义成郡
永兴 安宁
万年 义成
华山郡
建昌郡
蓝田 华山 上黄
永兴 安宁
南亡洛郡建武年间,以下各郡都陷入胡虏之手。
华山郡
上洛 商
蓝田 华山 上黄
北河南郡
南上洛郡建武中,此以下郡皆没虏。
新蔡 汝阴 上蔡 缑氏 洛阳 新安 固始 苞信
上洛 商
弘农郡
北河南郡
邯郸 圉 卢氏
新蔡 汝阴 上蔡 缑氏 洛阳 新安 固始 苞信
从阳郡
弘农郡
南乡 槐里 清水 丹水 郑 从阳
邯郸 圉 卢氏
西汝南郡
顺阳郡
北上洛郡
南乡 槐里 清水 丹水 郑 顺阳
齐安郡
西汝南郡
齐康郡
北上洛郡
招义郡
齐安郡
上边五郡,没有见到属县。
齐康郡
宁蛮府统辖的郡如下:
招义郡
西新安郡
右五郡,不见属县。宁蛮府领郡如左:
新安 泛阳 安化 南安
西新安郡
义宁郡
新安 汎阳 安化 南安
筑 义宁 泛阳 武当 南阳
义宁郡
南襄郡
筑 义宁 汎阳 武当 南阳
新安 武昌 建武 武平
南襄郡
北建武郡
新安 武昌 建武 武平
东苌秋 霸 北鄀 高罗 西苌秋 平丘
北建武郡
蔡阳郡
东苌秋 霸 北鄀 高罗 西苌秋 平丘
乐安 东蔡阳 西蔡阳 新化 杨子 新安
蔡阳郡
永安郡
乐安 东蔡阳 西蔡阳 新化 杨子 新安
东安乐 新安 西安乐 劳泉
永安郡
安定郡
东安乐 新安 西安乐 劳泉
思归 归化 皋亭 新安 士汉 士顷
安定郡
怀化郡
思归 归化 皋亭 新安 士汉 士顷
怀化 编 遂城 精阳 新化 遂宁 新阳
怀化郡
武宁郡
怀化 编 遂城 精阳 新化 遂宁 新阳
新安 武宁 怀宁 新城 永宁
武宁郡
新阳郡
新安 武宁 怀宁 新城 永宁
东平林 头章 新安 朗城 新市 新阳 武安 西林
新阳郡
义安郡
东平林 头章 新安 朗城 新市 新阳 武安 西林
郊乡 东里 永明 山都 义宁 西里 义安 南锡 义清
义安郡
安南锡义清
郊乡 东里 永明 山都 义宁 西里 义安 南锡 义清
高安郡
高安郡
高安 新集
高安 新集
左义阳郡
左义阳郡
南襄城郡
南襄城郡
广昌郡
广昌郡
束襄城郡
东襄城郡
北襄城郡
北襄城郡
怀安郡
怀安郡
北弘农郡
北弘农郡
西弘农郡
西弘农郡
析阳郡
析阳郡
北义阳郡
北义阳郡
漠广郡
汉广郡
中襄城郡
中襄城郡
上边十二郡陷入胡虏之手。
右十二郡没虏。
湘州,治所在长沙郡。湘川水深迂曲,百姓殷实土地闲旷。晋永嘉元年,自回塑分出设置,董跳任刺史。此后三次撤销,都不久就又设置。亘台十六年设置,至今已是一个老的州镇。南与岭南相通,和回业互为唇齿。湘州统辖的郡如下:
湘州,镇长沙郡。湘川之奥,民丰土闲。晋永嘉元年,分荆州置,苟眺为刺史。此后三省,辄复置。元嘉十六年置,至今为旧镇。南通岭表,唇齿荆区。领郡如左:
长沙郡
长沙郡
临湘 罗 湘阴 醴陵 浏阳 建宁 吴昌
临湘 罗 湘阴 醴陵 浏阳 建宁 吴昌
桂阳郡
桂阳郡
郴 临武 南平 耒阳 晋宁 汝城
郴 临武 南平 耒阳 晋宁 汝城
零陵郡
零陵郡
泉陵 洮阳 零陵 祁阳 观阳 永昌 应阳
泉陵 洮阳 零陵 祁阳 观阳 永昌 应阳
衡阳郡
衡阳郡
湘西 益阳 湘乡 新康 衡山
湘西 益阳 湘乡 新康 衡山
营阳郡
营阳郡
营道 泠道 营浦 舂陵
营道 泠道 营浦 舂陵
湘东郡
湘东郡
茶陵 新宁 攸 临蒸 重安 阴山
茶陵 新宁 攸 临蒸 重安 阴山
邵陵郡
邵陵郡
都梁 邵陵 高平 武刚 建兴 邵阳 扶
都梁 邵陵 高平 武刚 建兴 邵阳 扶
始兴郡
始兴郡
曲江 桂阳 仁化 阳山 令阶 含沤 灵溪 中宿 演阳 始兴
曲江 桂阳 仁化 阳山 令阶 含洭 灵溪 中宿 浈阳 始兴
临贺郡
临贺郡
临贺 冯乘 富川 封阳 谢沐 兴安 宁新 开建抚宁
临贺 冯乘 富川 封阳 谢沐 兴安〓 宁新 开建 抚宁
始安郡本名始建,齐时改。
始安郡本名始建,齐改。
始安 荔浦 建陵左县 熙平 永丰 平乐
始安 荔浦 建陵左县 熙平 永丰 平乐
齐熙郡
齐熙郡
梁州,治所在南郑。魏景元四年平定蜀国后设置。晋永嘉元年,蜀地贼寇攻陷汉中,刺史张光把治所设在魏兴,永嘉三年,回到汉中。建兴元年,又被氐人杨难敌所攻陷。桓温平定蜀地,恢复旧有领土。后被谯纵所攻陷,谯纵被平息后又恢复旧有领土。每次失去汉中,刺史就设治所在魏兴。汉中是巴蜀的屏障,所以刘备得到漠中,说:“曹公即便来,也无所作为。”因此蜀地有难,汉中就会陷落。虽然时有恢复,然而户口残损消耗。宋元嘉年间,甄法护受到氐人进攻,汉中失守。萧思话又收复汉中。此后氐虏多次攻击,关陇的流民,大多避难归化,于是民户稍为充实。梁州州境与氐、胡相邻,也是个有震慑力的州镇。梁州统辖的郡如下:
梁州,镇南郑。魏景元四年平蜀所置也。晋永嘉元年,蜀贼没汉中,刺史张光治魏兴,三年,还汉中。建兴元年,又为氐杨难敌所没。桓温平蜀,复旧土。后为谯纵所没,纵平复旧。每失汉中,刺史辄镇魏兴。汉中为巴蜀扞蔽,故刘备得汉中,云“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是以蜀有难,汉中辄没。虽时还复,而户口残耗。宋元嘉中,甄法护为氐所攻,失守。萧思话复还汉中。后氐虏数相攻击,关陇流民,多避难归化,于是民户稍实。州境与氐、胡相邻,亦为威御之镇。领郡如左:
漠中郡
汉中郡
南郑 城固 沔阳 西乡 西上庸
南郑 城固 沔阳 西乡 西上庸
魏兴郡
魏兴郡
西城 旬阳 兴晋 广昌 南广城《永元志》中没有。卢越新兴郡《永元二年志》中没有。
西城 旬阳 兴晋 广昌 南广城《永元志》无 广城
吉阳 东关
新兴郡永元二年志无
南新城郡
吉阳 东关
房陵 绥阳 昌魏 祁乡 阆阳 乐平
南新城郡
上庸郡
房陵 绥阳 昌魏 祁乡 阆阳 乐平
上庸 武陵 齐安 北巫 上廉 微阳 新丰新安 吉阳
上庸郡
晋寿郡
上庸 武陵 齐安 北巫 上廉 微阳 新丰 新安 吉阳
晋寿 邵欢 兴安 白水
晋寿郡
华阳郡
晋寿 邵欢 兴安 白水
宕渠 华阳 兴宋 嘉昌
华阳郡
新巴郡
宕渠 华阳 兴宋 嘉昌
新巴 晋城 晋安
新巴郡
北巴西郡
新巴 晋城 晋安
阆中 安汉 宋寿 南国 西国 平周 汉昌
北巴西郡
巴渠郡
阆中 安汉 宋寿 南国 西国 平周 汉昌
宣汉 晋兴 始兴 巴渠 东关 始安 下蒲
巴渠郡
怀安郡
宣汉 晋兴 始兴 巴渠 东关 始安 下蒲
怀安 义存
怀安郡
宋熙郡
怀安 义存
兴平 宋安 阳安 元 嘉昌(永元志》中没有。
宋熙郡
白水郡
兴平 宋安 阳安 元寿 嘉昌《永元志》无
晋寿 新巴 汉德 益昌 兴安 平周
白水郡
南亡洛郡
晋寿 新巴 汉德 益昌 兴安 平周
上洛 商 流民 北丰阳 渠阳 义阳
南上洛郡
北上洛郡
上洛 商 流民 北丰阳 渠阳 义阳
上洛 商 丰阳《永元志》中没有。流民 秬阳 阳亭 齐化 西丰阳 东邺阳 齐宁《永元志》中没有。京兆 新宁《永元志》中没有。新附
北上洛郡
安康郡
上洛 商 丰阳《永元志》无 流民 秬阳 阳亭 齐化 西丰阳 东邺阳 齐宁《永元志》无 京兆 新宁《永元志》无 新附
安康 宁都
安康郡
南宕渠郡
安康 宁都
宕渠 漠安 宣汉 宋康
南宕渠郡
怀安郡
宕渠 汉安 宣汉 宋康
永丰绥成预德
怀汉郡
北阴平郡
永丰 绥成 预德
阴平 平武
北阴平郡
南阴平郡
阴平 平武
阴平 怀旧
南阴平郡
齐兴郡
阴平 怀旧
齐兴《永元志》中没有。安昌(永元志》中没有。郧乡 锡 安富 略阳
齐兴郡
晋昌郡
齐兴《永元志》无 安昌《永元志》无 郧乡 锡 安富 略阳
安晋 宣汉 吉阳 苌寿 东关 新兴 延寿 安乐
晋昌郡
东晋寿郡
安晋 宣汉 吉阳 苌寿 东关 新兴 延寿 安乐
上边一郡,县城因战事而沦陷。
东晋寿郡
弘农郡
右一郡,县邑事亡。
东昌魏郡
弘农郡
略阳郡
东昌魏郡
北梓潼郡
略阳郡
广长郡
北梓潼郡
贰水郡
广长郡
思安郡
三水郡
宋昌郡
思安郡
建宁郡
宋昌郡
南泉郡
建宁郡
三巴郡
南泉郡
江陵郡
三巴郡
怀化郡
江陵郡
归宁郡
怀化郡
东楗郡
归宁郡
北宕渠郡
东楗郡
宋康郡
北宕渠郡
南汉郡
宋康郡
南梓潼郡
南汉郡
始宁郡
南梓潼郡
江阳郡
始宁郡
南部郡
江阳郡
南安郡
南部郡
建安郡
南安郡
寿阳郡
建安郡
南阳郡
寿阳郡
宋宁郡
南阳郡
归化郡
宋宁郡
始安郡
归化郡
平南郡
始安郡
怀宁郡
平南郡
新兴郡
怀宁郡
南平郡
新兴郡
齐兆郡
南平郡
齐昌郡
齐兆郡
新化郡
齐昌郡
宁章郡
新化郡
邻溪郡
宁章郡
京兆郡
邻溪郡
义阳郡
京兆郡
归复郡
义阳郡
安宁郡
归复郡
束宕渠郡
安宁郡
宋安郡
东宕渠郡
齐安郡
宋安郡
总共四十五郡,荒置或没有民家。
齐安郡
秦州,晋武帝泰始五年设置。故地有富饶的秦,跨越连带珑坂。太康年间撤销,晋惠帝元康七年恢复建置。中原混战时,沦入胡人之手。晋穆帝永和八年,胡伪秦州刺史王擢投降,仍任命其为刺史,不久被苻健攻破。永和十一年,桓温任命氐王杨国为秦州刺史,但没有百姓和土地。到太元十四年,雍州刺史朱序才督率秦州,那是孝武帝设置的。治所寄居在襄阳,没有刺史,此后雍州刺史经常督率秦州。隆安二年,郭铨开始任梁州、南秦州刺史,州的治所寄居在汉中。隆安四年,桓玄督率七个州,但祇说秦州。元兴元年,任命苻坚的儿子苻宏为北秦州刺史。此后荆州都督经常督率秦州,梁州刺史经常兼代南秦州刺史。义熙三年,任命氐王杨国为北秦州刺史。义熙十四年,设置束秦州,刘义真任刺史。郭恭任梁州刺史,尹雅任秦州刺史。宋文帝任荆州都督,督率秦州,进而又督率北秦州。州名混乱,撤销设置不见著录。《永明郡国志》中秦州的治所寄居在汉中南郑,没有说南北秦州。《元嘉计偕》也衹说秦州,可是荆州都督经常督率二秦,梁州和南秦州是一个刺史。因此《心》记载秦州是南秦,氐是北秦。秦州统辖的郡如下:
凡四十五郡,荒或无民户。
武都郡
秦州,晋武帝泰始五年置。旧土有秦之富,跨带垅坂。太康省。惠帝元康七年复置。中原乱,没胡。穆帝永和八年,胡伪秦州刺史王擢降,仍以为刺史,寻为苻健所破。十一年,桓温以氐王杨国为秦州刺史,未有民土。至太元十四年,雍州刺史朱序始督秦州,则孝武所置也。寄治襄阳,未有刺史,是后雍州刺史常督之。隆安二年,郭铨始为梁、南秦州刺史,州寄治汉中。四年,桓玄督七州,但云秦州。元兴元年,以苻坚子宏为北秦州刺史。自此荆州都督常督秦州,梁州常带秦州刺史。义熙三年,以氐王杨国为北秦州刺史。十四年,置东秦州,刘义真为刺史。郭恭为梁州刺史,尹雅为秦州刺史。宋文帝为荆州都督,督秦州,又进督北秦州。州名杂出,省置不见。《永明郡国志》秦州寄治汉中南郑,不曰南北。《元嘉计偕》亦云秦州,而荆州都督常督二秦,梁、南秦一刺史。是则《志》所载秦州为南秦,氐为北秦。领郡如左:
下辩 上禄 陈仓
武都郡
略阳郡
下辩 上禄 陈仓
略阳 临汉
略阳郡
安固郡
略阳 临汉
安固 南桓陵
安固郡
西扶风郡
安固 南桓陵
郿 武功
西扶风郡
京兆郡
郿 武功
杜 蓝田 鄂
京兆郡
南太原郡
杜 蓝田 鄠
平陶
南太原郡
始平郡
平陶
始平 槐里 宋熙
始平郡
天水郡
始平 槐里 宋熙
新阳 河阳
天水郡
安定郡
新阳 河阳
宋兴 朝那
安定郡
南安郡
宋兴 朝那
桓道 中陶
南安郡
金城郡
桓道 中陶
金城 榆中 临洮 襄
金城郡
冯翊郡
金城 榆中 临洮 襄
莲勺 频阳 下邽 万年 高陵
冯翊郡
陇西郡
莲勺 频阳 下邽 万年 高陵
河关 狄道 首阳 大夏
陇西郡
仇池郡
河关 狄道 首阳 大夏
上辩 仓泉 白石 夷安
仇池郡
束宁郡
上辩 仓泉 白石 夷安
酉安 北地 南汉
东宁郡
益州,治所设在成都,自魏景元四年就为治所。开拓荒远的夷地,逐渐形成郡县,如汉代的永昌,晋代的云山之类就是。蜀侯惮壮以后,四次偏安割据,所以诸葛亮说:“益州险要,良田沃野如同天府。”刘颂也说:“成都应当安置亲子弟,作为王国。”所以立颖为成都王,但他最终没有到王国任职。三峡险阻,蛮夷猖獗。西边与芮芮、河南相通,也像汉代的武威、张掖,是通西域的道路。作为边境之州,路途万里,晋代安置武将镇守。宋代也认为益州险要偏远,诸王不愿前去治理。泰始年间,成都市内桥下忽然形成一块小洲,始康人邵硕通晓术数,见到后说:“洲出现在市内,应当有尊贵的王驾临境内。”永明二年,就有始兴王就任刺史。益州土地美好富饶,是西部一大都会。统辖夷、齐各郡如下:旦、过二郡,见旦业。
西安 北地 南汉
蜀郡
益州,镇成都,起魏景元四年所治也。开拓夷荒,稍成郡县,如汉之永昌,晋之云山之类是也。蜀侯恽杜以来,四为偏据,故诸葛亮云“益州险塞,沃野天府”。刘颂亦谓“成都宜处亲子弟,以为王国”。故立成都王颖,竟不之国。三峡险阻,蛮夷孔炽。西通芮芮河南,亦如汉武威张掖,为西域之道也。方面疆镇,涂出万里,晋世以处武臣。宋世亦以险远,诸王不牧。泰始中,成都市桥忽生小洲,始康人邵硕有术数,见之曰:“洲生近市,当有贵王临境。”永明二年,而始兴王镇为刺史。州土瑰富,西方之一都焉。领夷、齐诸郡如左:巴、涪陵二郡,见巴州:
成都 郫 牛鞟 繁 永昌
蜀郡
广汉郡
成都 郫 牛鞞 繁 永昌
雒 什方 新都 邻 伍城 阳泉
广汉郡
晋康郡
雒 什方 新都 郪 伍城 阳泉
江原 临工口 徙阳 晋乐 汉嘉
晋康郡
宁蜀郡
江原 临邛 枞阳 晋乐 汉嘉
广汉 升迁 广都 垫江
宁蜀郡
汶山郡
广汉 升迁 广都 垫江
都安 齐基 漫官
汶山郡
南阴平郡
都安 齐基 氵晏官
阴平 绵竹 南郑 南长乐
南阴平郡
束遂宁郡
阴平 绵竹 南郑 南长乐
巴兴 小漠 晋兴 德阳
东遂宁郡
始康郡
巴兴 小汉 晋兴 德阳
康晋 谈 新成
始康郡
永宁郡
康晋 谈 新成
欣平 永安 宜昌
永宁郡
安兴郡
欣平 永安 宜昌
南汉 建昌
安兴郡
犍为郡
南汉 建昌
焚道 南安 资中 冶官 武阳
犍为郡
江阳郡
僰道 南安 资中 冶官 武阳
江阳 常安 汉安 绵水
江阳郡
安固郡
江阳 常安 汉安 绵水
桓陵 临渭 兴固 南苞 清水 沔阳 南城固
安固郡
怀宁郡
桓陵 临渭 兴固 南苞 清水 沔阳 南城固
万年 西平 怀道 始干
怀宁郡
巴西郡
万年 西平 怀道 始平
闾中 安汉 西充国 南充国 汉昌 平州 益昌 晋兴 东关
巴西郡
梓潼郡
阆中 安汉 西充国 南充国 汉昌 平州 益昌 晋兴 东关
涪 梓潼 汉德 新兴 万安 西浦
梓潼郡
东江阳郡
涪 梓潼 汉德 新兴 万安 西浦
漠安 安乐 绵水
东江阳郡
南晋寿郡
汉安 安乐 绵水
南晋寿 白水 南兴
南晋寿郡
西宕渠郡
南晋寿 白水 南兴
宕渠 宣汉 汉初 束关
西宕渠郡
天水郡
宕渠 宣汉 汉初 东关
西 上邦 冀 宋兴
天水郡
南新巴郡《永元志》,治所寄居阴平。
西 上邽 冀 宋兴
新巴 晋熙 桓陵
南新巴郡《永元志》,寄治阴平。
北阴平郡
新巴 晋熙 桓陵
阴平 南阳 北桓陵 扶风 慎阳 京兆 绥归
北阴平郡
新城郡
阴平 南阳 北桓陵 扶风 慎阳 京兆 绥归
下辩 略阳 汉阳 安定
新城郡
扶风郡见于《永元二年志》。
下辩 略阳 汉阳 安定
武江 华阴茂陵
扶风郡见《永元三年志》
南安郡见于《永元三年志》。
武江 华阴 茂陵
南安 华阳 白水 乐安 桓道
南安郡见《永元三年志》
束宕渠僚郡
南安 华阳 白水 乐安 桓道
宕渠 平州 漠初
东宕渠獠郡
北部都尉
宕渠 平州 汉初
越专僚郡
北部都尉
沈黎僚郡
越巂獠郡
蚕陵令,没有户数。
沈黎獠郡
甘松僚郡
蚕陵令,无户数。
始平僚郡
甘松獠郡
齐开左郡
始平獠郡
齐通左郡
齐开左郡
上边两个左郡,是建武三年设置。
齐通左郡
宁州,治所设在建宁郡,本在益州中南部,诸葛亮所说的不毛之地。道路偏远土地贫瘠,蛮夷众多,齐的百姓很少,爨、氐各势力较强的部族,依仗远离朝廷,擅自发号施令,不受节制,所以屡有土著民反叛的担忧。宁州统辖的郡如下:
右二左郡,建武三年置。
建平郡
宁州,镇建宁郡,本益州南中,诸葛亮所谓不毛之地也。道远土瘠,蛮夷众多,齐民甚少。诸爨、氐强族,恃远擅命,故数有土反之虞。领郡如左:
同乐 同濑 牧麻 新兴 新定 味 同并 万安 昆泽 漏江 谈稿 毋单 存屘
建平郡
南广郡
同乐 同濑 牧麻 新兴 新定 味 同并 万安 昆泽 漏江 谈槁 毋单 存蠙
南广 常迁 晋昌 新兴
南广郡
南朱提郡
南广 常迁 晋昌 新兴
朱提 汉阳 堂狼 南秦
南朱提郡
南样柯郡
朱提 汉阳 堂狼 南秦
且兰 万寿 毋敛 晋乐 绥宁 丹南
南褵褷郡
梁水郡
且兰 万寿 毋敛 晋乐 绥宁 丹南
梁水 西随 毋掇 胜休 新丰 建安 骠封
梁水郡
建空塾
梁水 西随 毋掇 胜休 新丰 建安 骠封
新安 永丰 绥云 遂安 麻雅 临江
建宁郡
晋宁郡
新安 永丰 绥云 遂安 麻雅 临江
建伶 连然 滇池 俞元 谷昌 秦臧双柏
晋宁郡
云南郡
建伶 连然 滇池 俞元 谷昌 秦臧双柏
东古复 西古复 云平 邪龙
云南郡
西平郡
东古复 西古复 云平 邪龙
西平 暖江 都阳 西宁 晋绥 新城
西平郡
夜郎郡
西平 暖江 都阳 西宁 晋绥 新城
夜郎 谈柏 谈乐 广谈
夜郎郡
东河阳郡
夜郎 谈柏 谈乐 广谈
东河阳梅榆
东河阳郡
西河阳郡
东河阳 楪榆
比苏 建安 成昌
西河阳郡
平蛮郡
比苏 建安 成昌
平蛮 别
平蛮郡
兴古郡
平蛮珣
西中 宛暖 律高 句町 漏卧 南兴
兴古郡
兴宁郡
西中 宛暖 律高 句町 漏卧 南兴
青蛉 弄栋
兴宁郡
西阿郡
青蛉 弄栋
梅榆 新丰遂段
西阿郡
平乐郡
楪榆 新丰 遂
益宁 安宁
平乐郡
北宋提郡
益宁 安宁
河阳 义城
北朱提郡
宋昌郡
河阳 义城
江阳 安上 犍为
宋昌郡
永昌郡有郡名无百姓叫“空荒不立”。
江阳 安上 犍为
永安 永 不建 犍瑗 雍乡 西城 博南
永昌郡有名无民曰空荒不立
益曲丞塱五年,刺史董住壁开始建置,统辖二县,没有民户,从此以后都如此。
永安 永 不建 犍夏 雍乡 西城 博南
武阳 绵水
益宁郡永明五年,刺史董仲舒启置,领二县,无民户,自此已后皆然也。
南犍为郡永明二年设置。
武阳 绵水
西益郡
南犍为郡永明二年置
江阳郡
西益郡
犍为郡
江阳郡
永兴郡
犍为郡
永宁郡
永兴郡
安宁郡
永宁郡
上边六郡,隆昌元年设置。
安宁郡
束朱提郡延兴元年设立。
右六郡,隆昌元年置。
安上郡建武三年,刺史郭安明开始设置。
东朱提郡延兴元年立
赞曰:郡国建立之后,各由其州统率。离散的超过十三个,合并的不超过九个。分列城邑,号称富足。迁徙反叛,历代都有兴有亡。
安上郡建武三年,刺史郭安明启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