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腑方·小肠虚实第二
(脉二首 方三首 灸法二首)
小肠实热##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实者,手太阳经也,病苦身热,来去汗不出。心中烦满,身重,口中生疮,名曰小肠实热也。
柴胡泽泻汤
治小肠热胀口疮方。
柴胡 泽泻 橘皮(一作桔梗) 黄芩 枳实 旋复花 升麻 芒硝(各二两) 生地黄(切,一升)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纳硝,分二服。
大黄丸
治小肠热结满不通方。
大黄 芍药 葶苈(各二两) 大戟 朴硝(各三两) 巴豆(七枚) 杏仁(五十枚)
上七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七丸,小儿服二三丸,日二。热去,日一服。
灸法
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穴在挟中脘两边相去一寸是。小肠泄痢脓血灸魂舍一百壮,小儿减之,穴在挟脐两边相去各一寸又灸小肠俞七壮。
小肠虚寒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虚者,手太阳经也,病苦颅际偏头痛,耳颊痛,名曰小肠虚寒也治小肠虚寒痛,下赤白,肠滑,胸中懊 补之方∶
干姜(三两) 当归 黄柏 地榆(各四两) 黄连 阿胶(各二两) 石榴皮(三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下胶煮取胶烊尽,分三服。
- 推荐作品:
- 史
- 论语
- 尔雅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奉天录
- 传记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蛮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国语
- 帝范
- 潜夫论
- 孙膑兵法
- 将苑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艺文类聚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儿女英雄传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八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先秦
- 隋代
- 宋代
- 元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