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腑方·胀满第七
(论一首 方八首 灸法十一首)
论曰∶病者腹满,按而不痛者为虚,按之痛者为实也。夫腹中满不减,减不足言,此当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得温药。腹满口中苦干燥,腹?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下部闭塞,大便难,两 下疼痛,此虚寒气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取瘥。腹满转痛来趋小腹,为欲自下利也(一云∶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小腹,为欲自利)。
温胃汤
治胃气不平,时胀咳,不能食方。
附子 当归 浓朴 人参 橘皮 芍药 甘草(各一两) 干姜(五分) 川椒(三合)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大半夏汤
治胃中虚冷,腹满塞下气方。
半夏(一升) 大枣(二十枚) 甘草 附子 当归 人参 浓朴 茯苓 枳实(各二两)桂心 ?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二服。
附子粳米汤
治腹中寒气胀满,肠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方。
附子(一枚) 半夏 粳米(各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上五味 咀,以水八升煮米,熟去滓,每服一升,日三服(《集验方》加干姜二两)。
浓朴三物汤
治腹满发热数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方。
浓朴(半斤) 大黄(四两) 陈枳实(大者五枚)
上三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纳大黄,煎取三升,去滓,服一升。腹中转动者勿服,不动者更服。一方加芒硝二两。
浓朴七物汤
治腹满气胀方。
浓朴(半斤) 甘草 大黄(各三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心(二两) 生姜(五两)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四升,服八合,日三。呕逆者加半夏五合。利者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吴茱萸汤
治久寒胸胁逆满,不得食方。
吴茱萸 半夏 小麦(各一升) 甘草 人参 桂心(各二两) 生姜(八两) 大枣(二十枚)
上八味 咀,以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大桂汤
治虚羸胸膈满方。
桂心 生姜(各一斤) 半夏(一升) 黄 (四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半,煮取五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治男子卒劳内伤,汗出中风,腹胀大,饥食不下,心痛,小便赤黄时白,大便不利方∶
大黄 葶苈 寒水石 苦参 黄连 栝蒌根(等分)
上六味为末蜜丸,以豉汁和饮服,如梧子大二丸,日三,加至十丸。
灸法
胪胀胁腹满,灸膈俞百壮,三报。
胸满心腹积聚痞痛,灸肝俞百壮,三报。
胀满水肿,灸脾俞随年壮,三报。
腹中气胀引脊痛,多饮食,身羸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后取季胁。
脏腑积聚胀满,羸瘦不能饮食,灸三焦俞,随年壮。
胀满雷鸣,灸大肠俞百壮,三报。
胀满气聚寒冷,灸胃脘百壮,三报。穴在鸠尾下三寸。
腹满胀绕脐结痛,坚不能食,灸中守百壮。穴在脐上一寸。一名水分。
胀满瘕聚滞下痛冷,灸气海百壮。穴在脐下一寸。忌不可针。
胀满气如水肿状,小腹坚如石,灸膀胱募百壮。穴在中极脐下四寸。
胀满肾冷瘕积泄利,灸天枢百壮。穴在脐旁相对,横去脐两旁各二寸。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论语
- 公羊传
- 中庸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后汉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齐书
- 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越绝书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儒家
- 弟子规
- 说苑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吴子
- 尉缭子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淮南子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浮生六记
- 诗人玉屑
- 长生殿
- 历史故事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