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脏方·肺痿第六
(论一首 方四首)
论曰∶寸口脉数,其人病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出,何也?师曰∶此为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病热在上焦,因咳为肺痿,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数被驶药下,重亡津液,故得肺痿。又寸口脉不出而反发汗,阳脉早索阴脉不涩,三焦踟蹰,入而不出,阴脉不涩,身体反冷,其内反烦,多唾唇燥,小便反难,此为肺痿。伤于津液,便如烂瓜下如豚脑,但坐发汗故也。其病欲咳不得咳,咳出干沫,久久小便不利,其脉平弱。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溺,小便数。所以然者,上虚不能制下故也。
此为肺中冷,必眩。师曰∶肺痿咳唾,咽燥欲饮者自愈。自张口者短气也。
甘草干姜汤
温脏治肺痿,多涎唾,小便数,肺中冷,必眩不渴(若渴者属消渴症,)不咳,上虚下不能制溲方。
甘草(四两) 干姜(二两)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服此汤已小温覆之。(《集验》、《肘后》有大枣十二枚。
甘草汤
治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温温液液方(《翼方》名温液汤)。
甘草二两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
生姜甘草汤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方。
生姜(五两) 甘草(四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麻黄汤
治肺胀咳而上气,咽燥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方。
麻黄 芍药 生姜(仲景用干姜) 细辛 桂心(各三两) 半夏 五味子(各半斤) 石膏(四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仲景名小青龙加石膏汤,用甘草二两,为九味。)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其他经学
- 匡谬正俗
- 史记
- 隋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大唐西域记
- 都城纪胜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将苑
- 历代兵制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僧伽吒经
- 悟真篇
- 刘子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诗词
- 两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