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方·肾劳第三
(论一首 方五首)
论曰∶凡肾劳病者,补肝气以益之,肝旺则感于肾矣。人逆冬气,则足少阴不藏。肾气沉浊,顺之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为关格,病则生矣。
栀子汤
治肾劳实热,小腹胀满,小便黄赤,未有余沥,数而少,茎中痛,阴囊生疮栀子仁 芍药 通草 石苇(各三两) 石膏(五两) 滑石(八两) 子芩(四两) 生地 榆白皮 淡竹叶(切各一升)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麻黄根粉
治肾劳热,阴囊生疮方。
麻黄根 石硫黄(各三两) 米粉(五合)
上三味治下筛,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疮上,粉湿更搭之。
治肾劳热妄怒,腰脊不可俯仰,屈伸煮散方∶
丹参 牛膝 葛根 杜仲 干地黄 甘草 猪苓(各二两半) 茯苓 远志 子芩(各一两十八铢) 五加皮 石膏(各三两) 羚羊角 生姜 橘皮(各一两) 淡竹茹(鸡子大)
上十六味治下筛为粗散,以水三升,煮两方寸匕,绵裹之时时动,取八合为一服,日二治虚劳,阴阳失度,伤筋损脉,嘘吸短气,漏溢泻下,小便赤黄,阴下湿痒,腰脊如折,颜色随落方(随一作堕)∶
萆 麦冬 生地 桂心 杜仲 枣肉(各一升上六味 咀,以酒一斗五升,渍三宿,出曝干复渍,候酒尽取干治下筛,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二。
治肾劳虚冷,干枯忧恚内伤,久坐湿地则损肾方∶
秦艽 牛膝 川芎 防风 桂心 独活 茯苓(各四两) 干姜(一作干地黄) 麦冬 地骨皮(各三两) 侧子 杜仲(各五两) 石斛(六两) 丹参(八两) 五加皮(十两) 薏苡仁(一两) 大麻子(二升)
上十七味 咀,以酒二斗渍七日,每服七合,日三服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尚书
- 孝经
- 公羊传
- 易经
- 大戴礼记
- 三国志
- 晋书
- 新唐书
- 梁书
- 逸周书
- 纪事本末
- 奉天录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增广贤文
- 春秋繁露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搜神后记
- 西游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庄子
- 阴符经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隋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