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杂治方·解百药毒第二
(论一首 方十二首 解毒品味二十八条)
论曰∶甘草解百药毒,如汤沃雪,有同神妙。有人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中藜芦毒,葱汤下咽便愈。中野葛毒,土浆饮讫即止。如此之事,其验如反掌,要使人皆知之。
然人皆不肯学,诚可叹息。方称大豆汁解百药毒,余每试之,大悬绝不及甘草,又能加之为甘豆汤,其验尤奇。有人服玉壶丸,治呕不能已,百药与之不止,蓝汁入口即定。如此之事,皆须知之,此成规更不须试练也。解毒方中条例极多,若不指出一二,学人不可卒知,余方例尔。
石药毒 用白鸭屎、人参汁。
雄黄毒 用防己。
铁粉毒 用磁石。
石毒 用大豆汁、白鹅膏。
防葵毒 用葵根汁。
大戟毒 用菖蒲汁。
桔梗毒 用白粥。
甘遂毒 用大豆汁。
踯躅毒 用栀子汁。
鸡子毒 用醇醋。
马刀毒 用清水。
野芋毒 用土浆、人粪汁。
杏仁毒 用蓝子汁。
百药毒 用甘草、荠 、大小豆汁、蓝叶根、实汁。
金银毒 用水银服数两即出,或鸡子清及屎白烧猪脂和服,水淋鸡屎汁煮葱汁。
芫花毒 用防己、防风、甘草、桂汁。
野葛毒 用鸡子清、葛根汁、甘草汁、鸭头、热血、猪膏、鸡屎、人屎。
藜芦毒 用雄黄,温汤煮葱汁。
乌头、天雄、附子毒 用大豆汁、饴糖、防风、远志、枣肉。
射罔毒 用蓝汁、大小豆汁、竹沥、大麻子汁、藕汁、荠汁、六畜血、贝齿屑、蚯蚓屎。
半夏毒 用生姜汁及煮干姜汁。
莨菪毒 用荠 、甘草、犀角、蟹汁、升麻。
野狼毒毒 用杏仁、蓝汁、白蔹、盐汁、木占斯。
巴豆毒 用黄连煮汁、大豆汁、菖蒲汁、生藿汁(《肘后》云∶小豆藿)煮寒水石汁。
蜀椒毒 用葵子汁、蒜汁、豉汁、桂汁、人尿、冷水、土浆、鸡毛烧吸烟及水调服。
斑蝥、芫青毒 用猪膏、戎盐、大豆汁、蓝汁、巴豆、盐汤煮猪膏。
服药过剂闷乱者 用水和胡粉、水和葛粉、地浆、豉汁、 荷汁、粳米沈、干姜、黄连、饴糖、蓝汁 吞鸡子黄?
上解毒诸药,一例中有数味者,但得一味即是,不必悉具。
解一切毒药发不问草石,始觉恶即服此方∶
豉(二升) 生麦门冬 葱白(各八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鸡肠草散
解诸毒方。
鸡肠草(三分) 荠 升麻(各四分) 芍药 当归 甘草(各一分) 坌土(一分)蓝子(一合)
上八味,治下筛,水服方寸匕,多饮水为佳。若为蜂、蛇等毒虫所螫,以针刺螫上,血出,着药如小豆许于疮中,令湿瘥。若为射罔箭所中,削竹如钗股长一尺五寸,以绵缠绕,水沾湿,取药纳疮中,随疮深浅令至底止,有好血出即休。若服药有毒,水服方寸匕,毒解痛止愈。
解毒药散方
荠 (一分),蓝(并花,二分)
上二味,七月七日取蓝,阴干捣筛,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取秦燕毛二七枚,烧灰服。
解一切毒方∶
母猪屎水和服之。又水三升三合和米粉饮之。
解鸩毒及一切毒药不止烦懑方∶
甘草 蜜(各四分) 粱米粉(一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甘草,取二升,去滓,歇大热,纳粉汤中,搅匀调,纳蜜更煎,令熟如薄粥,适寒温饮一升。
治食莨菪,闷乱如卒中风,或似热盛狂病,服药即剧方∶
饮甘草汁、蓝青汁即愈。
治野葛毒已死口噤者方∶
取青竹去两节,柱两胁脐上,纳冷水注之,暖即易,须臾口开,开即服药立活,唯须数易水。
治钩吻毒困欲死、面青口噤,逆冷身痹方∶(《肘后方》云∶钩吻、茱萸、食芹相似,荠 八两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冷如人体,服五合,日三夜二。凡煮荠 ,唯令浓佳。
又方 煮桂汁饮之。
又方 啖葱涕佳。(葱涕治诸毒。)
治腹中有铁方∶
白折炭刮取末,以井花水服三钱,不过再服。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论语
- 谷梁传
- 易传
- 大戴礼记
- 汉书
- 晋书
- 宋书
- 魏书
- 陈书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六韬
- 武经总要
- 何博士备论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伤寒论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千字文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红楼梦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龙城录
- 刘公案
- 河东记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子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日知录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先秦
- 魏晋
- 南北朝
- 五代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