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从先秦至清代现存的兵书共有二千一百五十余部,其中以兵法和兵略两类最受世人注重。兵法类阐述用兵理论,以理论水平见长;兵略类记述用兵史实,以切合实用见长。兵略类中,专门辑录一书或多书而按照时间先后编年的如陈禹谟《左氏兵略》、胡林翼《读史兵略》都已为人熟知,但按照某一指导思想辑录的用兵谋略虽有一些,却不多见,《乾坤大略》则是其中的一种。谈兵与谈略有很大不同。前者千端百计而变化无穷,后者则仅出数端即可明见端倪,,甚至胜负立判。
朱熹《朱子语类》在评论张良时说:子房皆老氏之学,如峣关之战,与秦将连和了,忽乘其懈击之。鸿沟之约,与项羽讲和了,忽回军杀之。这个便是他柔弱之发处,可畏可畏!他计策不须多,只消两三次如此,高祖之业成矣。同样,诸葛亮的《隆中策》其实也只有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连孙权,北伐曹操数策,却是蜀国始终贯彻的方针。古代兵家运筹,一向只画上中下三策,虽只两三端,一经运作,天下得失立见。不过当时虽是如此,对于需要借鉴的后人来说,,两三策毕竟太过简易。
《乾坤大略》共十卷,将天下成败剖析为十事,也就是十大端、十大方略。十大方略不仅互不重复,最重要的是它们还各有先后次序,必须依次而行,不可以超前,不可以打乱,不可以增减,不可以颠倒。这十大方略是:一、兵起先知所向;二、兵进必有奇道;三、初战决战为上;四、决胜在于出奇;五、略地莫过招降;六、攻取必于要害;七、据守必审形胜;八、立国在有规模;九、兵聚必资屯田;十、克敌在勿欲速。十大方略不是可以更番尝试的十样招式,,而是保举王业自始至终克成其功的一盘完整的棋局。就此一点而言,此书确实具有不同于一般兵书的特殊价值。
- 推荐作品:
- 孟子
- 谷梁传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明史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陈书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载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儒家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六韬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慎子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知言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总集
- 冰鉴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历史故事
- 南北朝
- 唐代
- 金朝
- 明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