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冲脉·冲脉
冲为经脉之海,又曰血海,其脉与任脉,皆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一名气街,在少腹毛中两旁各二寸,横骨两端,动脉宛宛中,足阳明穴也)并足阳明、少阴二经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足阳明去腹中行二寸,少阴去腹中行五分,冲脉行于二经之间也。横骨在阴上横骨中,宛如偃月,去腹中行一寸半)
挟脐左右各五分,上行历大赫、(横骨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气穴、(即胞门一名子户、大赫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少阴、冲脉之会)四满、(气穴上一寸)中注、(四满上一寸)肓 、(中注上一寸)商曲、(肓上二寸)石关、(商曲上一寸)阴都、(石关上一寸)通谷、(阴都上一寸)幽门,(通谷上一寸,夹巨阙两旁,各五分陷中)至胸中而散,凡二十四穴。
灵枢经曰∶冲、任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月下数脱血,任冲并伤,脉不荣其口唇,故髭须不生。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任,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亦不生。天宦不脱于血,而任冲不盛,宗筋不强,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亦不生。
素问水热穴论曰∶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
王启玄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一云冲脉起于气冲,冲直而通,故谓之冲。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启玄曰∶心脏在南,故前曰广明,冲脉在北,故后曰太冲。足少阴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故曰太冲。两脉相合为表里也。冲脉在脾之下,故曰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灵枢经曰∶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斜入 中,伏行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并于少阴,渗三阴,斜入踝,伏行出属跗,属下,循跗上,入大指之间,渗诸络而温足胫肌肉。故其脉常动,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王海脏曰∶手少阳三焦相火为一腑,右肾命门为相火,心包主亦名相火,其脉同诊。肾为生气之门,出而治脐下,分三歧,上冲夹脐过天枢,上至膻中两乳间,元气所系焉。又足太阳之别,并足太阳正路入络膀胱,约下焉。三焦者,从头至心、心至脐、脐至足,为上中下三焦,其实真元一气也。故曰有脏无腑。脉诀云∶三焦无状空有名,寄在胸中膈相应。一云∶其腑在气街中。上焦在胃上口,治在膻中;中焦在胃管,治在脐旁;下焦在脐下膀胱上口,治在脐。
经曰∶原气者,三焦之别使也。肾间动气者,真元一气,分为三路,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
李濒湖曰∶三焦即命门之用。与冲、任、督相通者,故附着于此。
- 推荐作品:
- 子
- 诗经
- 礼记
- 谷梁传
- 易传
- 元史
- 南史
- 明季南略
- 西夏书事
- 杂史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吴越春秋
- 洛阳伽蓝记
- 庐山记
- 通典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素书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投笔肤谈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农桑辑要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吕氏春秋
- 笑林广记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杨家将
- 前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刘子
- 总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魏晋
- 唐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