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解释经旨
解释经旨,贵于简明,惟孟子独然。其称《公刘》之诗“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而释之之词,但云:“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其称《烝民》之诗:“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而引孔子之语以释之,但曰:“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用两“故”字,一“必”字,一“也”字,而四句之义昭然。彼训“日若稽古”三万言,真可覆酱瓿也。
解释经书主旨,最好是简洁明了,只有孟柯能够如此。他称颂《大雅?公刘》诗:谷物积满了粮仑,口袋装满了干粮,用它安定人民,兴旺家邦,然后备好武器,才开始远行,”而他的解释只是说:“所以留下的有积蓄,出行的有乾粮,然后才可以出行。”他称颂《大雅?蒸民》诗:“上天降生众民,有事物就有法则,老百姓坚持公理,都喜欢好的品德。”但他却只用孔子的话来解释说:“所以有事物就有法则,人是坚持公理的,因此就喜欢这美好的品德.”用两个“故”字,一个“必’字,一个“也’字,内容就明明白白。象那注释《尧典》‘日若稽古”三万字的,真可以用来盖酱缸了。
- 推荐作品:
- 集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子夏易传
- 后汉书
- 晋书
- 旧唐书
- 周书
- 北齐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东观奏记
- 明儒学案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吴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扬子法言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淮南子
- 论衡
- 陶庵梦忆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十二楼
- 何典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僧伽吒经
- 老子
- 亢仓子
- 别集
- 呻吟语
- 日知录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历史故事
- 诗词
- 魏晋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