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曹参赵括
汉高祖疾甚,吕后问曰:“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上曰:“曹参可。”萧何事惠帝,病,上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若主。”帝曰:“曹参何如?”曰:“帝得之矣。”曹参相齐,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谓其母曰:“赵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后廉颇与秦相持,秦应候行千金为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赵括耳。”赵王以括代颇将。蔺相如谏,王不听。括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又不听。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龁,遂胜赵。曹参之宜为相,高祖以为可,惠帝以为可,萧何以为可,参自以为可,故汉用之而兴。赵括之不宜为将,其父以为不可,母以为不可,大臣以为不可,秦王知之,相应候知之,将白起知之,独赵王以为可,故用之而败。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监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
汉高祖病重,吕后问他说:“萧相国(萧何)如果去世以后,叫谁去代替他呢?”皇上说:“曹参可以。”萧何辅佐汉惠帝,生了病,皇上问他说:“您如果去世了,谁可以代替您呢?”回答说:“知道臣下的没有谁比得上主上。”皇帝说:“曹参怎样?”回答说:“皇帝找到合适的人了。”曹参正当齐国相国,听说萧何死了,告诉手下人准备行装,我要入朝当宰相了。时间不久,使者果然来召曹参进京。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他父亲赵奢也难不倒他,但不认为他学得好,对他母亲说:“赵国如一定让他为将,他必定葬送赵国的大军。”其后,廉颇和秦国对垒,秦国的应侯范雎,用一千两黄金到赵国行反间计,说:“秦国所怕的人,只有赵括。”赵王信以为真,使用赵括代替廉颇。蔺相如劝阻,赵王不听,赵括的母亲上书赵王,说赵括不能用,赵王又不听,秦王听说赵括当了赵国的大将,于是暗地让白起代替王龁,于是就打败了赵国。曹参适宜当相国,高祖认为能够胜任,惠帝认为能够胜任,萧何认为能够胜任,萧何认为能够胜任,曹参也认为能够胜任,所以汉朝用了曹参,就兴盛起来。赵括不适合当大将,他父亲知道,他母亲知道,大臣知道,秦王知道,秦国相国应侯知道,大将白起知道,只有赵王不知道,所以用了他遭到了失败。哎!将和相关系国家安危,能不慎重吗?再说秦国用白起代替王龁,赵国用赵括代替廉颇,不等战争开始,胜败的形势,已经分出来了。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孟子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宋史
- 新唐书
- 北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杂史
- 别史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天工开物
- 难经
- 濒湖脉学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笑林广记
- 权谋残卷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喻世明言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常言道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