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易举正
唐苏州司户郭京有《周易举正》三卷,云:“曾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注定传授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及国学、乡贡举人等本,或将经入注,用注作经,小象中间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辞注内移,后义却处于前,兼有脱遗,两字颠倒谬误者,并依定本举正其讹,凡一百三节。”今略取其明白者二十处载于此:《坤》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今本于象文“霜”之下误增“坚冰”二字。《屯》六三象曰:“即鹿无虞何?以从禽也。”今本脱“何”字。《师》六五:“田有禽,利执之,无咎。”元本“之”字行书向下引脚,稍类“言”字,转写相仍,故误作“言,观注义亦全不作“言”字释也。《比》九五象曰:“失前禽,舍逆取顺也。”今本误倒其句。《贲》:“亨,不利有攸往。”今本“不”字误作“小”字。“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注云:“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今本脱“刚柔交错”一句。《坎》卦“习坎”上脱“坎”字。《姤》:“九四,包夫鱼。”注:“二有其鱼,故失之也。”今本误作“无鱼”。《蹇》:“九三,往蹇来正。”今本作“来反”。《困》初六象曰:“入于幽谷,不明也。”今本“谷”字下多“幽”字。《鼎》彖:“圣人亨以享上帝,以养圣贤。”注云:“圣人用之,上以享上帝而下以养圣贤。”今本正文多“而大亨”三字,故注文亦误增“大亨”二字。《震》彖曰:“不丧匕鬯”一句。《渐》象曰:“君子以居贤德,善风俗。”注云:“贤德以止巽则居,风俗以止巽乃善。”今本正文脱“风”字。《丰》九四象:“遇其夷主,吉,志行也。”今文脱“志”字。《中孚》彖:“豚鱼吉,信及也。”今本“及”字下多“豚鱼”二字。《小过》彖:“柔得中,是以可小事也。”今本脱“可”字,而“事”字下误增“吉”字。六五象曰:“密云不雨,已止也。”注:“阳已止下故也。”今本正文作“已上”,故注亦误作“阳已上故止也”。《既济》彖曰:“《既济》,亨小,小者亨也。”今本脱一“小”字。《系辞》:“二多誉,四多惧。”注云:“惧,近也。”今本误以“近也”字为正文,而注中又脱“惧”字。《杂卦》:“蒙稚而著。”今本“稚”误作“杂”字。予顷于福州《道藏》中见此书而传之,及在后省见晁公武所进《易解》,多引用之,世罕有其书也。
唐代时,苏州的司户参军郭京著有《 周易举正》 三卷,作者自己说:“我曾得到王辅嗣、韩康伯手写的注定传授真本,考校当今流行本及国学、乡贡举人等本,发现它们或者将经文误入注文,或者将注文误作经文,或在《 象》 一词中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辞注文内移,前后倒置,还有脱漏,两字颠倒谬误的,所有这些,我都依定本改正过来,总共有一百三十条。这里,我姑且选取比较简明易懂的二十条摘录如下:
- 推荐作品:
- 经
- 左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白虎通义
- 宋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南齐书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越绝书
- 华阳国志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孔子家语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针灸大成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墨子
- 梦溪笔谈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鬼神传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幻中游
- 林公案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道家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总集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训蒙骈句
- 长生殿
- 历史故事
-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