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带职人转官
绍兴中,王浚明以右奉直大夫直秘阁,乞磨勘,吏部拟朝议大夫。时相以为既带职,则朝议、奉直为一等,遂超转中奉。其后曾慥踵之。绍兴末,向伯奋亦用此,继而续觱复然。后省有言,不应蓦三级,自是但得朝议。予按故事,官制未行时,前行郎中迁少卿,有出身,得太常;无出身,司农;继转光禄,即今奉直、朝议也。自少卿迁大卿、监,有出身,得光禄卿;无出身,历司农卿、少府监、卫尉卿,然后至光禄。若带职,则自少农以上径得光禄,不涉余级,至有超五资者。然则浚明等不为过,盖昔日职名不轻与人,故恩典亦异。又自承务郎至奉议词人,但三转,而带职者乃与余人同作六阶不小异,乃有司之失也。
宋高宗绍兴年间,一个叫王浚明的人以右奉直大夫的身份在收藏珍贵图书的秘阁中任直秘阁,掌管图书管理工作。当时他向审官院请求考核他的政绩,予以升迁,吏部打算授以四品的朝议大夫。当时的宰相以为既然是带着职务迁升为官的,朝议和奉直属于同一级别,于是就超越了朝议转为中奉。之后,曾慥也按此办法给转了官。宋高宗绍兴末年,向伯奋也按这一办法转了官,紧接着,续觱也给予了同样的办理。后来中书省里却有人说,不应该跳越三级,只能得到吏部原议的朝议大夫之职。经过认真考察,我了解到,过去的惯例是:前行郎中升为少卿时,过去有做官的经历的,得太常;没有做官的经历的,得司农;然后再转而为光禄大夫,就是现在的奉直和朝议一级。从少卿升为大卿和监的人,有做官经历的得光禄卿;没有做官经历的,经过司农卿、少府监、卫尉卿,然后再至光禄大夫。如果是带着职务升迁的,自少农以上可以直接得到光禄大夫的品级,不必经过别的级别,以至于有一次超越五级的。由此可知,王竣明等人的越级并不过分,这是因为从前的职务名分不轻易给人,因而得到的待遇自然也不同。有人从承务郎升到奉议词人,经三次转升,可是带职务的人与别人一样,这是掌管升迁的机关人员工作中的失误。
- 推荐作品: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白虎通义
- 隋书
- 元史
- 陈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明儒学案
- 华阳国志
- 读通鉴论
- 幼学琼林
- 国语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人物志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博物志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阴符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诗文评
- 日知录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历史故事
- 隋代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