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宰我不诈
宰我以三年之丧为久,夫子以食稻衣锦问之曰:“于女安乎?”曰:“安。”后人以是讥宰我,谓孔门高第乃如是。殊不知其由衷之言,不为诈隐,所以为孔门高第也。鲁悼公之丧,孟敬子曰:“食粥,天下之达礼也,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也,四方莫不闻矣,勉而为瘠,毋乃使人疑夫不以情居瘠者乎哉!我则食食。”乐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谓勉强过礼也。夫不情之恶,贤者所深戒,虽孟敬子之不臣,宁废礼食食,不肯不情而为瘠。盖先王之泽未远,故不肖者亦能及之。
宰我认为三年的服丧期太长,孔夫子用在服丧期间吃好米饭穿锦缎衣来问他说:“你心里安不安呢?”宰我说:“安。”后来人们认为这是讥讽宰我,说孔子门下的高徒竟然会这样,根本不知道这是宰我出于内心的话,不作欺诈隐瞒,这正是作为孔子门下高徒的优点。鲁悼公的丧礼期间,孟敬子说:“服丧期间吃稀饭,这是天下通常的礼节,我们三个做臣子的不能效忠于君主的事,四方邻国没有不知道的了,勉强吃粥服丧,就会瘦病,岂不会让人疑心我们是不依据真实感情而处于瘦病之态的人吗?我们就吃正常的饮食吧。”乐正子春的母亲死后,他五天不吃东西,说:“我对此后悔了,自从我母亲死后,就知道我的真实情感了,还上哪儿去运用我的情感呢?”这是指后悔勉强超过丧礼三天不吃东西的规定。不运用真实情感的恶行,是贤明的人深深戒忌的,即使象孟敬子这种不守臣道的人,也宁愿放弃礼节而吃正常饮食,不肯违背真实情感而受瘦病。大概是因为离古代贤明君王的恩泽不远,因此连不贤良的人也能受到影响吧。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孝经
- 公羊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周书
- 南史
- 辽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列女传
- 越绝书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明夷待访录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论衡
- 权谋残卷
- 太平御览
- 山海经
- 西游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杨家将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刘公案
- 河东记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老子
- 阴符经
- 刘子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词源
- 词曲
- 桃花扇
- 金朝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