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省郎称谓
除省郎者,初降旨挥,但云:“除某部郎官。”盖以知州资序者,当为郎中,不及者为员外郎。及吏部拟告身细衔,则始直书之。其兼权者,初云:“权某部郎官”,洎入衔及文书,皆曰“权员外郎”,已是他部郎中,则曰“权郎中”。至绍兴末,冯方以馆职摄吏部,欲为异,则系衔曰:“兼权尚书吏部郎官”。予尝叩其说,冯曰:“所被省札只言‘权郎官’,故不敢耳”。予曰:“省札中岂有‘尚书’二字乎?”冯无以对,然讫不肯改。自后相承效之,至今告命及符牒所书,亦云“权郎官”,固已甚野,至于尚左、待右之名,遂入除目,皆小吏不谙熟故事,驯以致然,书之记注,为不美耳。
任命省中郎宫的人,原来皇上降下的诏令只写道;“任命为某部郎官”。一般有知州资历的人,应该做郎中,不到这个资历的人做员外郎。等到吏部拟定详细官衔的任职文书时,才直接写上。那些兼职和暂任的,原来写道;“暂任某部郎官”,等到授予具体官衔和文书时,都写道;‘暂任员外郎”,如果已经是其他部的郎中,就写道:“暂任郎中”。到宋绍兴末年,冯方以馆阁职位掌握吏部,想要做得不同,就在原职称号外加上‘兼权尚书吏部郎官”,我曾经询问其中的理由,冯方说:“我所接到的省中文书只说‘权郎官’, 所以不敢写别的。”我说:“省中的文书难道有‘尚书’两个字吗?”冯方没有话来回答,但是终究不肯改。自此以后就继承仿效它,到现在皇上的诏令和符牒上写的,也写成‘权郎官”,当然已经很不雅了,至子“尚左”、‘侍右”的名号,也就写进了任免名单中,这都是小吏不熟悉原来的事例,顺从现在习惯造成的,把这些写进记注里,这是不完美的。
- 推荐作品: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晋书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陈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洛阳伽蓝记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北溪字义
- 孙膑兵法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厢记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僧伽吒经
- 庄子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历史故事
- 诗词
- 魏晋
- 隋代
- 五代
- 宋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