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古彝器
三代彝器,其存至今者,人皆宝为奇玩。然自春秋以来,固重之矣。经传所记,取郜大鼎于宋,鲁以吴寿梦之鼎贿荀偃,晋赐子产莒之二方鼎,齐赂晋以纪飌,玉磬,徐赂齐以甲父之鼎,郑赂晋以襄钟,卫欲以文之舒鼎、定之鞶鉴纳鲁候,乐毅为燕破齐,祭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磨室是已。
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留存到现在的,人们都珍视它并作为奇异古玩。然而自《 春秋》 以来,本来就很重视它们了。根据文献记载,把邹国的大鼎取到宋国,鲁国用吴国的寿梦鼎送给荀偃,晋国赏赐给子产莒国的两个方鼎,齐国用纪飌,玉磬馈赠给晋国,徐国把甲父鼎赠给齐国,郑国把襄钟送子晋国,卫国想用文氏的舒鼎、定氏的盘鉴进纳给鲁侯,乐毅替燕国打致齐国,把祭祀的青铜器安设在宁台,奏乐协律用的青铜器大吕钟陈列在元英,原来是鼎器运回到磨室宫中,这些都是证据。
- 推荐作品:
- 诗经
- 仪礼
- 孝经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旧唐书
- 梁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载记
- 徐霞客游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幼学琼林
- 说苑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孙膑兵法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黄帝内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杂家
- 墨子
- 格言联璧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西厢记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北史演义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小五义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子
- 古文观止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桃花扇
- 历史故事
- 隋代
- 唐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