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巽为鱼
《易》卦所言鱼,皆指《巽》也。《姤卦》《巽》下《乾》上,故九二有鱼,九四无鱼。《井》内卦为《巽》,故二有射鲋之象。《中孚》外卦为《巽》,故曰“豚鱼吉”。《剥卦》五阴而一阳。方一阴自下生,变《乾》为《姤》,其下三爻,乃《巽》体也。二阴生而为《遁》,则六二、九三、九四乃《巽》体。三阴生而为《否》,则六三、九四、九五乃《巽》体。四阴生而为《观》,则上三爻乃《巽》体。至五阴为《剥》,则《巽》始亡。故六五之爻辞曰:“贯鱼”,盖指下四爻皆从《巽》来,如鱼骈头而贯也。或曰:“《说卦》不言‘《巽》为鱼’,今何以知之?”曰:“以类而知之,《说卦》所不该者多矣。如‘长子’、‘长女’、‘中女’、‘少女’见于《震》、《巽》、《离》、《兑》中,而《坎》、《艮》之下,不言‘为中男’、‘为少男’之类,他可推也。”
《周易》卦中所说的鱼,都是指的《巽卦》。《姤卦》的卦体是《巽卦》在下、《乾卦》在上,因此它的九二爻的爻辞提到鱼,而九四艾爻没有鱼.《井卦》的下位卦为《巽卦》,因此第二爻有射猎纷鱼的卦象。《中孚卦》的上位卦是《巽卦》,因此说“豚鱼吉”。《剥封》有五个阴爻、一个阳爻。当一个阴爻刚从下面生出时,就从《乾卦》交成了《姤卦》,《姤卦》下位卦的三爻,就构成了《巽卦》的卦体。两个阴爻生出,就成了《遁卦》,那么它的六二、九三、九四就构成《巽卦》的卦体。三个阴爻生出,就成了《否卦》,那么六三、九四、九五就构成《巽卦》的卦体,四个阴爻生出,那么上位卦的三爻就是《巽卦》卦体。到五个阴爻在下就成了《剥卦》,那么《巽卦》的卦体就没有了。因此《剥卦》的六五爻的爻辞说到‘贯鱼”,指的是下面的四爻都是从《巽卦》来的,就象鱼头尾相接依次穿过。有人说:“《说卦传》没有说‘《巽卦》的象义是鱼’,现在怎么会知道它是鱼呢?”我的回答是:“根据类推就可以知道,《说卦传》所没有全面提到的多了。例如‘长子’、’长女’、’中女’、’少女’在《震卦》、《巽卦》、《离卦》、《兑卦》中出现,而《坎卦》、《艮卦》等等,却不提‘为中男’、‘为少男’之类的话,这是因为其他可以类推的缘故。”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诗经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易传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围炉夜话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法家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陶庵梦忆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西游记
- 西厢记
- 初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老子
- 列子
- 刘子
- 浮生六记
- 文心雕龙
- 长生殿
- 历史故事
- 魏晋
- 五代
- 元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