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光武仁君
汉光武虽以征伐定天下,而其心未尝不以仁恩招怀为本。隗嚣受官爵而复叛,赐诏告之曰:“若束手自诣,保无他也。”公孙述据蜀,大军征之垂灭矣,犹下诏谕之曰:“勿以来歙、岑彭受害自疑,今以时自诣,则家族全,诏书手记不可数得,朕不食言。”遣冯异西征,戒以平定安集为急。怒吴汉杀降,责以失斩将吊民之义,可谓仁君矣。萧铣举荆楚降唐,而高祖怒其逐鹿之对,诛之于市,其隘如此,《新史》犹以高祖为圣,岂理也哉?
东汉光武帝虽然依靠武力征伐平定天下,可是他的用心总是以仁慈、恩情、招降、安抚为根本。隗嚣接受官爵后再次反叛,光武帝下诏书告诉他:“如果你放弃抵抗主动投降,保证没有其它处分。”公孙述据守蜀地,光武帝派大军前去征讨,即将平灭时还下诏告诉他:“不要因为你杀了我的大将来歙、岑彭而心怀疑虑,现在及时归降,仍可以保全家族。皇帝亲笔诏书不可多得,我说话算数。”派遣冯异西征,告诫他平定地方、安抚百姓是当务之急。因为吴汉杀降将而怒,责备他不合斩杀敌将、吊慰民众的道理,可以说是仁君了。萧铣割据长江中游,兵败降唐,可是唐高祖恼怒他曾跟自己争夺天下,把他杀死在长安的大街上,李渊心地狭隘到这种地步,《新唐书》还把他称为圣人,有这样的道理吗?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孝经
- 公羊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正史
- 明史
- 新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三字经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千字文
- 墨子
- 梦溪笔谈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西游记
- 封神演义
- 东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阴符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诗人玉屑
- 先秦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