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谶纬之学
图谶星纬之学,岂不或中,然要为误人,圣贤所不道也。眭孟睹公孙病己之文,劝汉昭帝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不知宣帝实应之,孟以此诛。孔熙先知宋文帝祸起骨肉,江州当出天子,故谋立江州刺史彭城王,而不知孝武实应之,熙先以此诛。当涂高之谶,汉光武以诘公孙述,袁术、王浚皆自以姓名或父字应之,以取灭亡,而其兆为曹操之魏。两角犊子之谶,周子谅以劾牛仙客,李德裕以议牛僧孺,而其兆为朱温。隋炀帝谓李氏当有天下,遂诛李金才之族,而唐高祖乃代隋。唐太宗知女武将窃国命,遂滥五娘子之诛,而阿武婆几易姓。武后谓代武者刘,刘无强姓,殆流人也,遂遣六道使悉杀之,而刘幽求佐临淄王平内难,韦、武二族皆殄灭。晋张华、郭璞,魏崔伯深,皆精于天文卜筮,言事如神,而不能免于身诛家族,况其下者乎!
以文字、图画、星相等预卜言凶祸福的图谶星纬之学;当然也有偶而言中的时候,但是更多的则是使人误入岐途,因而不为圣贤所道。眭孟看到公孙病己之文,劝汉昭帝求索贤人,禅让帝位,却不知此举宣帝实应之,硅孟因此被诛。孔熙先知道宋文帝将祸起萧墙,江州当出天子,因此谋立江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为帝,却不知孝武帝刘驶实应之,孔熙先因此被杀。当涂高之谶,汉光武帝刘秀以此诘问公孙述,袁术、王浚都自以为姓名或父亲的名应之,结果以取灭亡。而其兆实为曹操的魏国,两角犊子之谶,周子谅以此弹劾牛仙客,李德裕以此影射牛僧孺,而其兆实为朱温。隋炀帝听说李氏当有天下,于是诛灭李金才之族,而最终却是唐高祖李渊取代隋朝。唐太宗知女武将篡夺李唐家江山,于是大量地处死姓武的女子,而武则天几乎使李家的江山改换了主人。武则天认为取代武周的乃是刘氏,而刘姓没有强有力的人物,估计大概是流民,于是派六道使者将他们全部杀掉,而最后却是刘幽求帮助临淄王李隆基平定内难,韦、武二族都被诛灭。晋代的张华、郭璞,北魏的崔伯深,都精通天文卜筮,料事如神,却不能保护自己的身家避免被诛灭的命运,更何况是造诣还不如他们的人呢!
- 推荐作品:
- 尚书
- 孝经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晋书
- 清史稿
- 元史
- 南史
- 金史
- 辽史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东京梦华录
- 吴船录
- 史评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孔子家语
- 潜夫论
- 孙子兵法
- 太白阴经
- 便宜十六策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随园食单
- 墨子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名贤集
- 池北偶谈
- 西游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新齐谐
- 东游记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知言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总集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历史故事
- 诗词
- 南北朝
- 隋代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