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论支干源流
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于逢、旃蒙、柔兆、疆圉、着雍、屠维、上章、重光、玄、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滩、作噩、阉茂、大渊献。蔡邕独断曰:“干,干也。其名有十,亦曰十母,即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枝也。其名十有二,亦曰十二子,即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也。”谓之天皇氏者,取其天开于子之义也;谓之地皇氏者,取其地辟于丑之义也;谓之人皇氏者,取其人生于寅之义也。故干支之名在天皇时始制,而地皇氏则定三辰,道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而干支始各有所配。人皇氏者,主不虚王,臣不虚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始得天地之气而有子母之分,于是干支始有所属焉。至于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与人,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作甲历而文字生焉。逮及黄帝授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于是始有星官之书。命大尧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子配五行纳音之属。
- 推荐作品:
- 集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金史
- 梁书
- 过江七事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别史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史通
- 传习录
- 弟子规
- 孔子家语
- 说苑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北山酒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三命通会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孽海花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声律启蒙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悟真篇
- 刘子
- 别集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诗词
- 魏晋
- 唐代
- 宋代
- 清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