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论太岁
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其说有二:如四柱中生年曰当生太岁,如逐年轮转曰游行太岁。当生太岁乃终身之主,其理已论于前;其逐年太岁游行十二宫,定一年之祸福,为四时之吉凶。盖太岁如君也,大运如臣也。如君臣和悦,其年则吉;若值刑战,其年则凶。经运:岁伤日干,有祸必轻;日犯岁君,灾殃必重。此又分言:岁君伤日者,如庚年克甲日为偏官,譬君治臣,父治子,虽有灾晦,不为大害,何则?上治其下,顺也,其情尚未尽绝;日犯岁君,如甲日克戊年为偏财,譬臣其君,子其父,深为不利,何则?下凌上,逆也,其凶决不能免。若五行有救,四柱有情,如甲日克戊年,四柱原有庚申金,或大运中,亦有将甲木制伏纯粹。不能克戊土为有救;如大运并四柱有一癸字与戊相合为有情。经云:壬以癸妹配戊,凶为吉兆。
又有真太岁、征太岁之说。经云:生时相逢真太岁。假如甲子生人又见甲子年,谓之真太岁,又名转趾煞,要大运日主与太岁相和相顺,其年则吉;若值刑冲破害,与太岁互相战克则凶。如癸已日逢丁亥流年;日干支冲克太岁曰征,运干支伤冲太岁亦曰征,太岁干支冲日干支亦曰征,其年则凶,灾祸未免。又如甲子流年又是甲子运,谓之岁运并临,独羊刃、七煞为凶,财、官、印绶亦吉。又如甲子日见甲子太岁,谓之日年相并,如君子得之,谓之君臣处会,其年利奏对,有面君之喜,若当省士人得之,有登荐仕进之象,又要与岁君帝座和协,方为奇特;若是常俗小人遇之,最为不善,若生时相和,为灾稍轻。故经云:太岁当头立,诸神不敢当,若无官事扰,定主见重丧。此之谓与!更加以勾林、元亡、咸池、孤苦、宅墓、病死、官符、丧吊、白虎、羊刃、暴败、天厄诸凶煞并临,祸患百出,甚者死。
假如甲日见戊年太岁,甲又生寅卯亥未,年月日时又重见甲乙字并克,戊年柱中无庚辛已酉丑金局制木,丙丁火局焚木者,太凶。如一命戊辰、戊午、戊戌、甲寅,羊刃倒戈,遇壬申年四月,项生恶疮,头将堕死;又一命乙丑、乙亥、壬申、乙已,运行辛未、丙寅,日干之壬克太岁之丙,日支之庚申克太岁之寅甲,又寅刑已,已刑申,刑寅,行辛未运,合太岁之木局伤官,皆不为吉,其年甲午火旺战克,故死非命。
大抵日犯岁君,在五阳干则重,在五阴干则轻,若日干是天月德。太岁是用神则无咎,而反有获;天冲地击,柱中原有,流年再遇,亦无大咎;若太岁克当生时,或时克太岁,亦主有灾,却以子位断之。
- 推荐作品:
- 史
- 礼记
- 公羊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通典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明夷待访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韩非子
- 法家
- 医家
- 农家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天玉经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后汉演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毛公案
- 五灯会元
- 老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文子
- 文始真经
- 总集
- 昭明文选
- 郁离子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两汉
- 南北朝
- 五代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