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腹部胀满,呕吐,吃不进饮食,腹泻特别厉害,腹部时时疼痛。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胃脘部痞结胀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感受风邪,四肢疼痛而烦扰不安,脉象浮取见微,沉取见涩而转长的,为邪去正气来复的征象,疾病将要痊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21时到3时之间。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病,脉象浮的,是外兼表证未解,可以用发汗法治疗,宜用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腹泻而口不渴的,是属于太阴病。因为脾虚有寒,应当用温补的方法治疗,可用四逆汤一类的方剂。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外感病,脉象浮而缓,手足自然温暖的,是病属太阴。太阴寒湿内郁,应当出现身体发黄,如果小便通畅的,则湿能下泄,不能形成发黄证。到了七八天,病人突然出现心烦、一日腹泻十多次,这是脾阳恢复,胃肠机能恢复正常,推荡腐秽积滞之物从下而去所致,因此,其腹泻一定会自行停止。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本来是太阳表证,医生反而用攻下法治疗,出现腹部胀满时作疼痛的,这是误下伤脾,邪陷太阴,用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如果出现腹满硬痛、大便不通,是实邪内阻,用桂枝加大黄汤主治。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六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切)三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生姜三两,切片以上五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六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阴病,脉象弱,病人虽暂时未腹泻,其后一定续发腹泻。对于这种病人,假如应当使用大黄、芍药的,也应当减量使用。这是因为病人脾胃之气虚弱,容易受到损伤的缘故。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徐霞客游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兵家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疑龙经
- 谱录
- 杂家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西游记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三遂平妖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李公案
- 河东记
- 小八义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隋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