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商君书 > 正文 >>

内容简介

体裁

《商君书》的文体多样。议论体有《农战》、《开塞》、《划策》等十数篇,或先综合后分析,或先分析后综合,兼用归纳演绎,首尾呼应。有时也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说明体有《垦令》、《靳令》、《境内》等篇,是对秦政令的诠释。辩难体有《更法》,通过人物对话相互驳辩来阐述中心论点,司马迁录入《史记.商君列传》,用以表明商鞅的主张。

内容

《更法》篇第一 详细记述了商鞅与甘龙、杜挚在秦孝公面前争论变法的问题。《去彊》篇第四 论削除民不听从政令带来的弊端,并需要籍以刑罚,专心农战,少事商贾做为解决之方。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彊《商君书·去彊》。国家把以对善人的宽大来治理奸恶的人民,国家必然陷入动乱,衰落。而如果国家以对付恶人的谨慎来治理善民,国家才可以稳定强大。

《开塞》篇第七 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这种历史变化的观点在哲学史上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在具体措施上,此书主张加强君权,建立赏罚严明的法治制度,取消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军功,提倡耕战,同时反对用诗书礼乐和道德教化的手段治理国家。《弱民》篇第二十 旨在阐述‘弱民'与‘强国'之间的相对关系。民弱国彊,民彊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君书·弱民》。民如果强了,,国君的统治地位就不稳了,所以国君的统治地位要想稳定必须先弱民。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公孙鞅曰: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是谓以刑去刑。这与《商君书-靳令》、《说民》篇文字大致相同。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最后说: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商君书》正好有《开塞》篇、《农战》篇,这说明韩非和司马迁所见到的商鞅的著作,基本都在此书之中。但此书在后人编纂或流传过程中,搀入一些其他法家的言论,这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