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十四 周书·多士
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
周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初往新都洛邑,用成王的命令告诫殷商的旧臣。
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弼我,我其敢求位?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为,惟天明畏。
王这样说:“你们这些殷商的旧臣!纣王不敬重上天,他把灾祸降给殷国。我们周国佑助天命,奉行上天的明威,执行王者的诛罚,宣告殷的国命被上天终绝了。现在,你们众位官员啊!不是我们小小的周国敢于取代殷命,是上天不把大命给予那信诬怙恶的人,而辅助我们,我们岂敢擅求王位呢?正因为上天不把大命给予信诬怙恶的人,我们下民的所作所为,应当敬畏天命。
我闻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向于时夏。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辞。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致罚;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
我听说:‘上天制止游乐。’夏桀不节制游乐,上天就降下教令,劝导复桀。他不能听取上天的教导,大肆游乐,并且怠慢。因此,上天也不念不问,而考虑废止夏的大命,降下大罚;上天于是命令你们的先祖成汤代替夏桀,命令杰出的人才治理四方。
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
从成汤到帝乙,没有人不力行德政,慎行祭祀。也因为上天树立了安治殷国的贤人,殷的先王也没有人敢于违背天意,也没有人不配合上天的恩泽。
在今后嗣王,诞罔显于天,矧曰其有听念于先王勤家?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祗,惟时上帝不保,降若兹大丧。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
当今后继的纣王,很不明白上天的意旨,何况说他又能听从、考虑先王勤劳家国的训导呢?他大肆淫游泆乐,不顾天意和民困,因此,上天不保佑了,降下这样的大丧乱。上天不把大命给予不勉行德政的人,凡是四方小国大国的灭亡,无人不是怠慢上天而被惩罚。”
王若曰:“尔殷多士,今惟我周王丕灵承帝事,有命曰:‘割殷’告敕于帝。惟我事不贰适,惟尔王家我适。予其曰惟尔洪无度,我不尔动,自乃邑。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肆不正。”
王这样说:“你们殷国的众臣,现在只有我们周王善于奉行上天的使命,上天有命令说:‘夺取殷国,并报告上天。’我们讨伐殷商,不把别人作为敌人,只把你们的王家作为敌人。我怎么会料想到你们众官员太不守法,我并没有动你们,动乱是从你们的封邑开始的。我也考虑到天意仅仅在于夺取殷国,于是在殷乱大定之后,便不治你们的罪了。”
王曰:“猷!告尔多士,予惟时其迁居西尔,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时惟天命。无违,朕不敢有后,无我怨。
王说:“啊!告诉你们众官员,我因此将把你们迁居西方,并不是我执行教导不安静,这是天命。不可违背天命,我不敢迟缓执行天命,你们不要怨恨我。
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今尔又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于天邑商,予惟率肆矜尔。非予罪,时惟天命。”
你们知道,殷人的祖先有书册有典籍,记载着殷国革了夏国的命。现在你们又说:‘当年夏的官员被选在殷的王庭,在百官之中都有职事。’我只接受、使用有德的人。现在我从大邑商招来你们,我是宽大你们和爱惜你们。这不是我的差错,这是天命。”
王曰:“多士,昔朕来自奄,予大降尔四国民命。我乃明致天罚,移尔遐逖,比事臣我宗多逊。”
王说:“殷的众臣,从前我从奄地来,对你们管、蔡、商、奄四国臣民广泛地下达过命令。我然后明行上天的惩罚,把你们从远方迁徙到这里,近来你们服务和臣属我们周族很恭顺。”
王曰:“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予惟时命有申。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亦惟尔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逊。尔乃尚有尔土,尔用尚宁干止,尔克敬,天惟畀矜尔;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今尔惟时宅尔邑,继尔居;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尔小子乃兴,从尔迁。”
王说:“告诉你们殷商的众臣,现在我不杀害你们,我想重申这个命令。现在我在这洛地建成了一座大城市,我是由于四方诸侯没有地方朝贡,也是由于你们服务奔走臣属我们很恭顺的缘故。你们还可以保有你们的土地,你们还会安宁下来。你们能够敬慎,上天将会对你们赐给怜爱;你们假如不能敬慎,你们不但不能保有你们的土地,我也将会把老天的惩罚加到你们身上。现在你们应当好好地住在你们的城里,继续做你们的事业。你们在洛邑会有安乐会有丰年的。从你们迁来洛邑开始,你们的子孙也将兴旺发达。”
王曰:“又曰时予,乃或言尔攸居。”
王说:“顺从我!顺从我!才能够谈到你们长久安居下来。”
- 推荐作品:
- 仪礼
- 大学
- 白虎通义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齐书
- 辽史
- 西夏书事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明儒学案
- 三字经
- 弟子规
- 潜夫论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术数
- 三命通会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镜花缘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孽海花
- 十二楼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中说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诗词
- 两汉
- 魏晋
-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