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点
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据《左传》等书记载,在《尚书》之前,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但这些书都没有传下来,《汉书·艺文志》已不见著录。叙先秦散文当从《尚书》始。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如《盘庚》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其中用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比喻煽动群众的浮言,用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比喻群臣坐观国家的衰败,,都比较形象。《无逸》篇中周公劝告成王:呜乎!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秦誓》篇写秦穆公打了败仗后,检讨自己没有接受蹇叔的意见时说: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话语中流露出诚恳真切的态度。此外,《尧典》《皋陶谟》等篇中,还带有神话色彩,或篇末缀以诗歌。因此,《尚书》在语言方面虽被后人认为佶屈聱牙,,古奥难读,而实际上历代散文家都从中取得一定借鉴。
历来注释和研究《尚书》的著作很多,有唐·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宋·蔡沈的《书集传》,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20卷,现存北京图书馆。
尚书的文字内容特点:《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文体。文字古奥迂涩,所谓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就是指这个特点。但也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流畅。
《尚书》 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书》的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它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第一,有些篇章注重人物的声气口吻;第二,有些篇章注重语言的形象化以及语言表达的意趣;第三,有些篇章注重对场面的具体描写。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尔雅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周书
- 辽史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华阳国志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帝范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孙膑兵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朱子家训
- 人物志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官场现形记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了凡四训
- 道家
- 老子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诗文评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诗词
- 唐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