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王风·中谷有蓷
【原文】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注释】
山中一棵益母草,根儿叶儿都枯槁。有个女子被抛弃,一声叹息一声号。一声叹息一声号,嫁人艰难谁知道!
山谷一棵益母草,根儿叶儿都干燥。有个女子被抛弃,长长叹息声声叫。长长叹息声声叫,嫁个恶人真懊恼!
山谷一棵益母草,干黄根叶似火烤。有个女子被抛弃,一阵抽泣双泪掉。一阵抽泣双泪掉,追悔莫及向谁告!
【译文】
①中谷:同谷中,山谷之中。 蓷(tuī推):益母草。
②暵(hàn汉):干枯。
③仳(pǐ匹)离:妇女被夫家抛弃逐出,后世亦作离婚讲。
④脩:干燥。
⑤条:失意的样子。
⑥湿:将要晒干的样子。
【赏析】
《中谷有蓷》是历来争论最少的《诗经》篇章,从《毛诗序》到现代学者,绝大多数论者都同意:这是一首被离弃妇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只是《毛诗序》以为是“夫妇日以衰薄,凶年饥馑,室家相弃尔”,今人如余冠英、程俊英等也以为是荒年中一位弃妇的哀叹之诗。但诗中似乎看不出荒年的意思,益母草干枯不过是起兴而已。全诗三章,每章的意思都差不多,反覆吟咏,突出主题:女子遇人不淑,最终痛苦、悲伤、愤怒。妇女在春秋时代被男子遗弃的情况,说明男权主义在那个时代已经成为社会伦理观念的主流。女子择偶不慎,嫁了个忘恩绝情的丈夫,最终被抛弃,落得个自怨自艾的下场。可见中国妇女地位的低微,已经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诗歌每节开头,都用山谷中的益母草起兴。益母草是中草药,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益母草对妇女有明目益神的功效,现代也常用益母草作妇女病治疗调养之用。益母草有益于妇女养生育子。诗歌用益母草起兴,作用有二:一是这种植物与妇女关系密切,提起益母草,可以使人联想到妇女的婚恋、生育、家庭、夫妻,由草及人,充分发挥诗歌联想作用;二是益母草已经干枯了,益母草晒干,可入药。妇女被抛弃,入药的益母草的意义在于:促进夫妻感情和有益于生儿育女的药草,与被离弃的妇女摆在一块,对比强烈,给人的感觉是这位妇女命运真太悲惨。因此,“中谷有蓷”一句,是起了隐喻作用、感情引导作用和启发联想作用。
每章最后一句,都是妇女自身觉悟的感叹。被薄幸丈夫抛弃,她不仅仅是一昧怨天尤人,而是痛定思痛,得出了“遇人之艰难”、“遇人之不淑”和“何嗟及矣”的结论。这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小结,也是对今后生活的警诫。吟唱出来,当然是对更多已婚未婚妇女的提醒和劝告。在这位被抛弃的妇女身上,仍然保留着妇女自重自觉的品格,这正是她灵魂中清醒而坚强的一面,启迪着人们。
- 推荐作品:
- 左传
- 论语
- 孟子
- 中庸
- 白虎通义
- 汉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北史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十六国春秋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孔子家语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老残游记续集
- 开辟演义
- 无量寿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随园诗话
- 闲情偶寄
- 魏晋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