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卫风·河广
【原文】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注释】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支苇筏可飞航。谁说宋国太遥远?踮起脚跟即在望。
谁说黄河广又宽?其间难容一小船。谁说宋国太遥远?赶去尚及吃早餐。
【译文】
⑴河:黄河。
⑶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
⑶跂(qǐ):古通“企”,踮起脚尖。予:而。
⑷曾:乃,竟;刀: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⑸崇朝: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赏析】
奇特的夸张,往往能在出人不意之中,发挥令人拍案叫绝的强烈感染效果。
所以中国古代诗人李白,状摹北方冬日之飞雪,便出口呼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2]”如“席”之雪铺天而降,那是怎样一种旋转朔风的天地壮观!若非夸张,不可能有这种惊心动魄的奇境跃现。西方一位作家,赞叹祖国大地之肥沃,便忽生奇思:“你就是在那里插上一根车杠,也会长出枝叶来!”大地之丰饶,正是借助这匪夷所思的夸张,造出了只有在神话中才可见到的奇迹。那摇曳着绿叶青枝的无数“车杠”,该带给人无限的惊奇和狂喜。
《卫风·河广》之传诵千古,所得力者亦在其夸张之奇特。诗中的主人公,按《毛序》旧说当是归于卫国的卫文公之妹宋襄公之母,因为思念儿子,又不可违礼往见,故有是诗之作;现代的研究者多不从此说,而定其为客旅在卫的宋人,急于归返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因为在卫与宋国之间,横亘着壮阔无涯的黄河,诗之开篇即从对黄河的奇特设问发端——“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发源于“昆仑”的万里大河,在古人心目中本是“上应天汉”的壮浪奇川。当它从天泻落,如雷奔行,直闯中原大地之际,更有“览百川之弘壮”、“纷鸿踊而腾鹜”之势。对这样一条大河,发出否定式的“谁谓河广”之问,简直无知得可笑。但是,诗中的主人公非但不以此问为忤,而且断然作出了傲视旷古的回答:“一苇杭之!”他竟要驾着一支苇筏,就将这横无际涯的大河飞越——想像之大胆,因了“一苇”之夸张,而具有了石破天惊之力。
凡有奇特夸张之处,必有超乎寻常的强烈情感为之凭借。诗中的主人公为什么面对黄河,会断然生发“一苇杭之”的奇想?那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此刻正升腾着无可按抑的归国之情。接着的“谁谓宋远?跂予望之”,正以急不可耐的思乡奇情,推涌出又一石破天惊的奇思。为滔滔黄河横隔的遥远宋国,居然在踮脚企颈中即可“望”见(那根本不可能),可见主人公的归国之心,已急切得再无任何障碍所可阻隔。强烈的思情,既然以超乎寻常的想像力,缩小了卫、宋之间的客观空间距离;则眼前的小小黄河,则可以靠一苇之筏超越。
所以当诗之第二章,竟又以“谁谓河广,曾不容刀”的夸张复叠时,读者便不再感到吃惊或可笑,反倒觉得这“奇迹”出现得完全合乎情理。强烈的感情不仅催发了作诗者的奇思,也催发了读诗者一起去大胆想像:夸张之荒谬已被情感之认同所消解,现实已在奇情、奇思中“变形”。此刻出现在你眼中的主人公形象,当然已不再是隔绝在黄河这边徙倚的身影,而早以“一苇”越过“曾不容刀”的大河,化作在所牵念的家里欣然“朝食”的笑颜了。
以突兀而来的发问,和奇特夸张的答语构成全诗,来抒泻客旅之人不可遏制的思乡奇情,是《河广》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否定式的发问,问得如一泻汪洋的黄河怒浪之逆折;石破天惊的夸张,应答得如砥柱中流的峰峦之耸峙。其间所激荡排奡着的,便是人类所共有的最深切的思乡之情,它不能不令千古读者为之而动容。
- 推荐作品:
- 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明史
- 清史稿
- 隋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荀子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农家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小说家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鬼神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幻中游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别集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桃花扇
- 长生殿
- 诗词
- 南北朝
- 宋代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