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内篇·补注
昔《诗》、《书》既成,而毛、孔立《传》。《传》之时义,以训诂为主,亦犹《春秋》之传,配经而行也。降及中古,始名传曰注。盖传者转也,转授于无穷;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绝。惟此二名,其归一揆。如韩、戴、服、郑,钻仰《六经》,裴、李、应、晋,训解《三史》,开导后学,发明先义,古今传授,是曰儒宗。
既而史传小书,人物杂记,若挚虞之《三辅决录》,陈寿之《季汉辅臣》,周处之《阳羡风土》,常璩之《华阳士女》,文言美辞列于章句,委曲叙事存于细书。此之注释,异夫儒士者矣。
次有好事之子,思广异闻,而才短力微,不能自达,庶凭骥尾,千里绝群,遂乃掇众史之异辞,补前书之所阙。若裴松之《三国志》,陆澄、刘昭两《汉书》,刘彤《晋纪》,刘孝标《世说》之类是也。
亦有躬为史臣,手自刊补,虽志存该博,而才阙伦叙,除烦则意有所吝,毕载则言有所妨,遂乃定彼榛楉,列为子注。若萧大圜《淮海乱离志》,羊衒之《洛阳伽蓝记》,宋孝王《关东风俗传》,王劭《齐志》之类是也。
榷其得失,求其利害,少期集注《国志》,以广承祚所遗,而喜聚异同,不加刊定,恣其击难,坐长烦芜。观其书成表献,自此蜜蜂兼采,但甘苦不分,难以味同萍实者矣。陆澄所注班史,多引司马迁之书,若此缺一言,彼增半句,皆采摘成注,标为异说,有昏耳目,难为披览。窃惟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而刘昭采其所捐损,以为补注,言尽非要,事皆不急。譬夫人有吐果之核,弃药之滓,而愚者乃重加捃拾,洁以登荐,持此为工,多见其无识也。孝标善于攻缪,博而且精,固以察及泉鱼,辨穷河豕。嗟乎!以峻之才识,足堪远大,而不能探赜彪、峤,网罗班、马,方复留情于委巷小说,锐思于流俗短书。可谓劳而无功,费而无当者矣。自兹已降,其失逾甚。若萧、羊之琐杂,王、宋之鄙碎,言殊拣金,事比鸡肋,异体同病,焉可胜言。
大抵撰史加注者,或因人成事,或自我作故,记录无限,规检不存,难以存一家之格言,千载之楷则。凡诸作者,可不详之?
至若郑玄、王肃述《五经》而各异,何休、马融论《三传》而竞爽。欲加商榷,其流实繁。斯则义涉儒家,言非史氏,今并不书于此焉。
- 推荐作品:
- 子
- 仪礼
- 论语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论衡
- 夜航船
- 老老恒言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世说新语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雍正剑侠图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唐摭言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声律启蒙
- 中说
- 阴符经
- 抱朴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词源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