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内篇·世家
自有王者,便置诸侯,列以五等,疏为万国。当周之东迁,王室大坏,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迄乎秦世,分为七雄。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
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至如陈胜起自群盗,称王六月而死,子孙不嗣,社稷靡闻,无世可传,无家可宅,而以世家为称,岂当然乎?夫史之篇目,皆迁所创,岂以自我作故,而名实无准。
且诸侯、大夫,家国本别。三晋之与田氏,自未为君而前,齿列陪臣,屈身藩后,而前后一统,俱归世家。使君臣相杂,升降失序,何以责季孙之八佾舞庭,管氏之三归反坫?又列号东帝,抗衡西秦,地方千里,高视六国,而没其本号,唯以田完制名,求之人情,孰谓其可?
当汉氏之有天下也,其诸侯与古不同。夫古者诸侯,皆即位建元,专制一国,绵绵瓜瓞,卜世长久。至于汉代则不然。其宗子称王者,皆受制京邑,自同州郡;异姓封侯者,必从宦天朝,不临方域。或传国唯止一身,或袭爵方经数世,虽名班胙土,而礼异人君,必编世家,实同列传。而马迁强加别录,以类相从,虽得画一之宜,讵识随时之义?
盖班《汉》知其若是,厘革前非。至如萧、曹茅土之封,荆、楚葭莩之属,并一概称传,无复世家,事势当然,非矫枉也。自兹已降,年将四百。及魏有中夏,而扬、益不宾,终亦受屈中朝,见称伪主。为史者必题之以纪,则上通帝王;榜之以传,则下同臣妾。梁主敕撰《通史》,定为吴、蜀世家。持彼僣君,比诸列国,去太去甚,其得折冲之规乎!次有子显《齐书》,北编《魏虏》;牛弘《周史》,南记萧詧。考其传体,宜曰世家。但近古著书,通无此称。用使马迁之目,湮没不行;班固之名,相传靡易者矣。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仪礼
- 论语
- 大学
- 易传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三十六计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食疗本草
- 三命通会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鬼谷子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孽海花
- 花月痕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悟真篇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历史故事
- 两汉
- 隋代
- 唐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