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学理论
蔡国相分析刘知几的文论思想说:刘氏严厉地批评了当时形式主义文风;提出尚简原则,贵创新,批因袭;推崇方言今语,要求著述体现地域性、民族性,富于时代感。刘氏的文论思想不仅对唐及后世的史学理论,而且对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影响。史学中所使用历史文学一词,即指对真实的历史记载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以编撰出既尊重历史事实又有文彩的史书。
李成良、邱应元认为,刘知几首建了中国的历史文学理论,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实录与简语。这两条基本原则既是《史通》历史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又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实录——博采,真实性;简语——善择,艺术感染力。二者既是思想内容和载体形式的统一,又是史家思想品质与艺术的统一。这两条基本原则既是对唐以前历史典籍的总结,又成为判断史籍撰写是否成功的两条基本标准。围绕此原则,《史通》从六个方面阐发了历史文学理论:,即历史典籍与现实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史籍与史料的关系,语言与史籍的关系,史籍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史学批评问题。同时,刘知几提出的史识也是建立在这两条原则基础上的。简语是史识的艺术修养,实录是史识的政治品质。
韩盼山指出:刘知几对史传文的写作提出了实录直书的写作原则、简要为主的叙事标准、言必近古的语言和才学识三长的自身修养的要求。
- 推荐作品:
- 子
- 周礼
- 中庸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传记
- 十六国春秋
- 地理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传习录
- 幼学琼林
- 潜夫论
- 兵家
- 六韬
- 吴子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邓析子
- 医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谱录
- 墨子
- 淮南子
- 老老恒言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花月痕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太玄经
- 文子
- 总集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桃花扇
- 长生殿
- 五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