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系统
中文版本
《水浒传》的版本,有所谓繁本和简本之分。一般认为有李卓吾《忠义水浒传序》的一百回本可能是《水浒传》的祖本,特别是明嘉靖年间的百回本,在艺术上有了较多的加工,这就是所谓繁本。后来万历年间,有人又在征方腊、平西辽之间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情节增加而文字压缩,遂成所谓简本。天启、崇祯间杨定见的百二十回本,除增饰征田虎、王庆故事外,其余部分主要根据嘉靖本,这就是现在流行的《水浒全传》,属于繁本。据说还有一种一百一十五回、,一百一十四回的本子,只存故事,所谓游词闲韵一概删削,当然是简本,流传极少。当前市面上出售的《水浒传》,印刷单位很多,版式装帧也不同,但都是繁本,一百回的题名《水浒传》,一百二十回的题名《水浒全传》。
《水浒传》版本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清初人金圣叹作序的七十回本。本来金圣叹是腰斩《水浒传》,从一百回本中取前七十回,到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为止,删去诗词韵语,加上自己评语,结尾添上卢俊义的噩梦,以一百单八将被一网打尽结束。
外国译本
《水浒传》曾经被翻译成英、法、德、意大利、俄、匈牙利、捷克、波兰、朝鲜、越南、日本及拉丁文等多种文字,受到了外国读者的喜爱。不过,《水浒传》在各国的译名是不同的。
美国在1933年翻译的《水浒传》,是最好的《水浒传》译本,但它的译名却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个译本是由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布克夫人,她的中国名字叫赛珍珠。
意大利把《水浒传》的译名弄成《佛牙记》,翻译的是其中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后来,德国人又把《佛牙记》翻译成了德文,译名成了《鲁达上山始末记》。
德国还翻译了《水浒传》中杨雄和潘巧云的故事,译名是《圣洁的寺院》。而《水浒传》中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故事,德国人则译成了《卖炊饼武大的不忠实妇人的故事》。
德国人还翻译了《水浒传》中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译名有两个:《黄泥冈的袭击》《强盗们设置的圈套》。英国翻译了《水浒传》中林冲的故事,译名是《一个英雄的故事》。
七十回《水浒传》最早的译本是德国和法国翻译的,德国的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国的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而传说中最蛊惑人心的译名,则是《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 推荐作品:
- 子
- 周礼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旧五代史
- 梁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政书
- 荀子
- 潜夫论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商君书
- 慎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警世通言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白牡丹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庄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伯牙琴
- 词源
- 历史故事
- 两汉
- 唐代
- 五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