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劳伤解·气血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总化于中气。胃阳右转而化气,气降则精生,阴化于阳也;脾阴左旋而生血,血升则神化,阳生于阴也。精未结而魄先凝,故魄舍于肺,气魄者,肾精之始基也;神未发而魂先见,故魂舍于肝,血魂者,心神之初气也。
气,阳也,而含阴魄,是以清凉而降敛;血,阴也,而吐阳魂,是以温暖而升发。及其魂升而神化,则又降而为气,魄降而精生,则又升而为血。盖精血温升,则蒸腾而化神气,神气清降,则洒陈而化精血。精血神气,实一物也,悉由于中气之变化耳。
火金上热,则神气飞扬而不守;水木下寒,则精血泄溢而莫藏。故补养神气,则宜清凉,而滋益精血,则宜温暖。
气秉辛金清凉之性,清则调畅,热则郁蒸,畅则冲虚,郁则滞塞,滞塞而不降,故病上逆。血秉乙木温暖之性,温则流行,寒则凝瘀,行则鲜明,瘀则腐败,腐败而不升,故病下陷。
气滞之家,胸膈胀满,痰嗽喘逆,半缘上中之虚热;血瘀之人,紫黑成块,杯碗倾泄,多因中下之虚寒。下寒则肺气之降于肝部者,亦遂陷泄而不升;上热则肝血之升于肺家者,亦遂逆流而不降。此气血致病之原也。
- 推荐作品:
- 左传
- 笠翁对韵
- 汉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地理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兵家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园冶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水浒传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古今谭概
- 南游记
- 荡寇志
- 龙城录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五灯会元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桃花扇
- 隋代
- 唐代
- 五代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