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七窍解·耳目根原
耳目者,清阳之门户也。阴位于下,左升而化清阳,阳位于上,右降而化浊阴。浊阴降泄,则开窍于下,清阳升露,则开窍于上。莫浊于渣滓,故阴窍于二便而传粪溺;莫清于神气,故阳窍于五官而司见闻。清阳上达,则七窍空明,浊阴上逆,则五官晦塞。晦则不睹,塞则不闻,明则善视,空则善听。
木主五色,以血藏于肝,血华则为色也。血,阴也,而阳魂生焉,故血之内华者则为色,而魂之外光者则为视。金主五声,以气藏于肺,气发则为声也。气,阳也,而阴魄生焉,故气之外发者则为声,而魄之内涵者则为闻。
木火升清,清升则阳光外发而为两目;金水降浊,浊降则阳体内存而为双耳。盖神明而精暗,气虚而血实,外明乃见,内虚乃闻。木火阴体而阳用,魂中有魄,外明内暗,故能见不能闻;金水阳体而阴用,魄中有魂,内虚外实,故能闻不能见。目以用神,耳以体灵,用神则明,体灵则聪。木火之用,金水之体,皆阳也,体善存而用善发,是以聪明而神灵。
耳聋者善视,阳体已败,故神于用;目瞽者善听,阳用既废,故灵于体。所谓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也。清阳一败,体用皆亡,浊阴逆上,孔窍障塞,则熟视不睹泰山,静听不闻雷霆,耳目之官废矣。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明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小窗幽记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兵家
- 素书
- 百战奇法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法倒杖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宣室志
- 西厢记
- 东周列国志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岭表录异
- 朝野佥载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黄帝四经
- 老子想尔注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桃花扇
- 诗词
- 先秦
- 隋代
- 五代
- 宋代
- 明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