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疮疡解·瘰疬根原
瘰疬者,足少阳之病也。足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其经自头走足,行身之旁,目之外眦,上循耳后,从颈侧而入缺盆,下胸腋而行胁肋,降于肾藏,以温癸水。相火降蛰,故癸水不至下寒,而甲木不至上热。而甲木之降,由于辛金之敛,辛金之敛,缘于戊土之右转也。戊土不降,少阳逆行,经气壅遏,相火上炎,瘀热抟结,则瘰疬生焉。
肝胆主筋,筋脉卷屈而壅肿,故磊落历碌,顽硬而坚实也。《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经,是动则病口苦,心胁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马刀挟瘿者,足少阳之脉,循缺盆,挟胸膈,而走胁肋,其经弯如马刀,而瘿瘤挟生也。《金匮》:痹挟背行,苦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此以劳伤中气,戊土逆升,少阳经脉降路壅阻,相火郁蒸,故令病此。
病在筋而不在肉,故坚而不溃,溃而不敛,较之诸疮,最难平复。而相火升炎,上热日增,脾肾阳亏,下寒日剧。久而阳败土崩,遂伤性命。非伤于血肉之溃,乃死于中气之败也。
法当培中气以降阳明,肺胃右行,相火下潜,甲木荣畅而归根,则疮自平矣。
柴胡芍药半夏汤
柴胡三钱 芍药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丹皮三钱 牡蛎三钱 鳖甲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上热甚者,加黄芩、地黄。血虚木燥,加首乌。肿痛,加贝母。脓成,加桔梗。
- 推荐作品:
- 礼记
- 孟子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晋书
- 清史稿
- 北史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史评
- 儒家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孙膑兵法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西游记
- 西厢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南游记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昭明文选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词源
- 闲情偶寄
- 历史故事
- 宋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