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香近·七夕
作者:吴文英 年代:宋代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秋鬓改,妒月姊、长眉妩。过雨西风,数叶井梧愁舞。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泪湿沙边凝伫。
“睡轻”四句,引神话传说点题。言词人在七夕晚上正恍恍惚惚地小睡着,恍忽中只听见庭院中的树上不断地传来喜鹊们的聒噪声。它们似乎在说:今天晚上我们又要飞上天去搭起鹊桥,使牛郎织女能够重聚在天河西畔,度过一夕的幸福时刻。“天津”,即指天河渡口。“蛛丝”两句,叙说自身的孤苦。此言词人所居的小楼角落挂满了蛛网,这说明那里已经很久无人前来打扫住处了。词人生活在这种与爱妾生离死别的孤独境况中,所以惟见燕子飞来,穿堂入室与他作伴,却难见伊人来此与他相伴。“天上”一句,两相对比。词人说:天上的牛郎织女尚有一年一夕的鹊桥会,而地上的我却永远不能再见爱人一面,所以哀叹“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啊。上片从题旨生发,重在悲叹自己与两妾生离死别的不幸遭遇。
“秋鬓改”两句是说:我已经老矣,能不鬓发转白?因为自己的日渐衰老,所以更引起了我对传说中吃过不死药而永葆青春美色的嫦娥自然而然地生出来一种嫉妒心。这是一般老年人常有的牢骚话。“过雨”两句是说:眼前又到了秋风秋雨的烦闷季节,再加上室外的梧桐叶随风飒飒地飞舞,能不使人见秋景而起愁?所以后来的鉴湖女侠秋瑾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叹;而词人也有“离人心上秋”之愁。“梦入”三句,思妾之心愈深矣。此言词人从七夕鹊桥会的传说,进而联想到自己如果要想与爱人相见,那就只能在梦境之中了。所以词人起而独自徘徊,企图摆脱相思之苦。只见天上几颗星星闪烁,映衬着冷冷清清的门户。他漫步在宅边河畔,不由得又因思念爱妾而泪滴涟涟。下片主要是哀叹自身的老境凄凉及怀念离逝的两个爱妾。全词从七夕的神话传说,联想到自己与两位爱妾生离死别的愁苦,既写时节,又写亲人,读来感人肺腑。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礼记
- 论语
- 尔雅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子夏易传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北史
- 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孙膑兵法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扬子法言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谱录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搜神记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知言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幽梦影
- 南北朝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