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作者:晏几道 年代:宋代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春日思家之词。叙述上,曲折穿插,错落有致!所抒情感,强烈真挚,而且呈现出起伏跌宕的变化。
开头两句写春景:梅花初落,庭榭之间余香犹存;芳草已长,池塘岸边一片新绿。这一派园林春景是怎样被主人公关注的呢?说到这里,此词叙述方法上的特点就显示出来了。“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这两句看似平易,其实它所表达的内容却是相当深入,相当曲折的。首先说“关情”,情之所钟,倾心关注。为什么关情于春景?对于游子来说,春景引发春恨,春景越鲜明、越绚丽,春恨也随之越浓烈、越深沉。这春恨,就是离别相思之恨,而此词的突出特点就是写出了这春恨由萌生恨到发展的时间进程。“日过阑干曲”,每日每时的行经园中曲阑的时候,主人公都在留心地观察春天的消息,梅花的开落、景色的种种变化,都时随地地收录在了他的记忆之中。也就是说,主人公是眼看看暮春天这个引人恨事的季节一步一步来到了人间。如今刚刚到早春的时候,梅香未散,芳草乍绿,已经让他“春恨最关情”了——不待言者,接踵而至的“春老”、“春归",亦即草长莺飞、落红狼藉的景象,又将使我们的主人公更何以堪呢?上片四句,暗中交代了春来春去的时间流程,同时也说明了春恨滋生与蔓延的轨迹,从而把这个“春”字写活了,引人沉思遐想,而且情不自禁地发出“元应叹息”的无限感慨,这种写法,当然是生动、深刻而且是传神的。下片则放言夸张,极力宣泄主人公的春恨。由于种种羁绊,尽管他对春光及其关情,却连看花的闲暇都没有。于是“看得花枝足”就成了他的急切要求。当然,词里所写只是喻指,及至点出“思家”二字。才算把全词的题旨挑明,实际是他要说的。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推荐作品:
- 诗经
- 仪礼
- 公羊传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汉书
- 宋史
- 隋书
- 南史
- 北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传记
- 列女传
- 英雄记
- 地理
- 华阳国志
- 史评
- 儒家
- 国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百战奇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三命通会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古画品录
- 谱录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二刻拍案惊奇
- 子不语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幽梦影
- 文心雕龙
- 魏晋
-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