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作者:周晋 年代:宋代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译文
午后从梦中醒来,卷起帘子将满室春愁散去。白天时间漫长,无人做伴,甚是无聊。只能独自对着树上黄鹂言语。
空中柳絮飘飞,隐隐传来蘋香,寻觅不到的春天原来在这里啊!乘着小舟去寻访旧友,两人正在梨花树下酝酿构思,一阵细雨打落梨花,落满砚台。
注释
砚:砚台。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春天的天气,催人欲睡,词人午后醉入梦乡,醒来后,又觉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这种环境,使人愁闷。于是词人打起帘子,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心情为之一畅。“卷帘尽放春愁去”。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
这句写得富有特色,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寂寞的词人,只有与黄鹂相对而语,将寂寞之情绪却写得趣味悠然,恼人春色日初长,在长长的白天里,词人没有诗朋酒侣,极感无聊。黄鹂而可与语,真奇想也。这一是烘托出无侣之孤寂,另外反映出闲愁之仍在,前面所谓“尽放春愁去”,其实并未放尽。词情宛转,妙在含蓄。
由于春愁难排,更由于无人与语,词人遂移舟访友,很自然地过渡到下阕。“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词人已离开室内,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暮春时节,柳絮纷飞,在阳光映照下,境界极美。在那飘着絮影、沁着苹香的地方,自然充满了春意。着意寻春春不见,原来春天却在这里。词人一腔喜悦溢于言外。至此,那无尽春愁,才真正被放了出去。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结笔写出访矣氏花园。“移舟去”,写得闲婉。词人只抓住园中一个景物——硕果轩旁的大梨树一株;只写一桩雅事——树下题诗。正当他和园主人酝酿构思,可是诗句未成,突然下起雨来。
字明叔,号啸斋,济南(今属山东)人。
周密之父。
绍定四年(1231)为富阳令。
存词三首。
主要作品有:清平乐(图书一室)。
- 推荐作品:
- 尚书
- 周礼
- 尔雅
- 易经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后汉书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陈书
- 续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战国策
- 别史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东京梦华录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荀子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慎子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扁鹊心书
- 术数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夜航船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醒世恒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官场现形记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林公案
- 薛丁山征西
- 太玄经
- 文子
- 尹文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宋代
- 明代